624所作为一家国字头的科研院所,他们在上一位面活的确实有些苦逼了,但现在有了西南科工横空而出,624所现在已经是如鱼得水,来自西南科工的各种科研、测试项目,让624这边是过的相当滋润、充实。
特别是这次CG-2000发动机项目组进驻了624所,开始为期两年时间的各种各高空台测试之后,毕竟是共和国的第一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这里进行测试,同时还有来自德国MTU、乌克兰伊夫琴科两家国际上也是相当出名的航空发动机科研单位一起参与项目,624所提供场地、设备、自然也是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大家在项目中互相交流、学习。
这不,杨辉到了624所之时,高空台依旧在工作着,巨大的轰鸣声让人在老远就能听到这边的动静,杨辉对现在这里进行的测试工作还是非常满意的,他可是记得之前温总师说过CG-2000发动机最快可以在92年定型、拿适航证。
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小了下来,这才走进那些刚才还在聚精会神关注着测试数据的科研人员堆里,人群最中间是来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人员,看起来像是很有些技术和地位的,仅仅才来到624这个陌生环境没有几个月就能熟练的投入工作当中,这还是很需要一些能力的。
倒是MTU的工程师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看来德国佬也并不是全能的嘛,毕竟是被美国爸爸重点关注并特殊照顾的国家,德国的航空发动机整机工业确实不怎样,特别是整机制造和后续测试、改进工作,他还真的是不太行。
也没有开口插话进去,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去找到温总师、刘总工,以及德国MTU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只有这样的才能赶快把增推方案定下来。
624的办公区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唯一的不同也就是人流相比之下更多了。中外方科研人员都有。
“走进问过了才知道,原来所有的高层都在进行每周的列行会议,整个CG-2000的科研试验安排都是从这里发布出去的。既然所有CG-2000的技术高层都在会议室中,这就正好!”
找来工作人员。进去通知一下温总师,然后就在门外等着进去参加会议.....
说是CG-2000发动机项目的高层都在这里,这话还真就没有说错,但凡是和这款发动机有关的一些重要子系统主任全都到位了,这么多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看来这下是有各种想法都能听到了。
“好,既然大家都在这里,我也就直接说这次的目的。现在的CG-2000发动机研发定型在即,我们必须要提前开始考虑它的后续改进型号了,这是一款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发展壮大所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而我就正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
所有人都知道杨辉说的是一点儿都不假,甚至也都各自在心里想过自己的改进方案,但现在摆在台面上来说的时候,依然还是觉得有些太过早了,毕竟现在连基本型都还在测试中。
倒是温总师想的比较明白。在想法刚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就直接提出了方案。
“改进设计,把CG-20000发动机形成一个系列,这一点很有必要,我之前也有开始做这方面的考虑,在我看来给发动机增力是比较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降低推力的CG-2000在完全找不到使用它的市场,毕竟我们的MPC-75客机机身已经是非常的粗短了,这表明MPC-75以后也肯定是往大了发展,做为一款配套上马的发动机。我们也必须要配套着一起增加推力以满足MPC的发展需要。”
温总师虽然没有听到过MPC的后续发展计划,但是架不住人家眼睛的毒辣,从技术方面入手,一眼就看出来这飞机以后只能往大了做。现在也提出要将发动机的推力往大了做,自是引起了其它人的认同。
不时传出的肯定之言,很容易就在所有人的心里确定了一件事:CG-2000只能增推力,绝对不能做降低推力的设计。
看众人这就确定了这台发动机后续改进只会增加推力,杨辉肯定是乐见其成,科研队伍有自己的眼光看出了未来的市场和发展道路。这不正是现在共和国科研界所需要的一种能力吗?
“没错,这次我去想联合客机公司参加MPC-75的首飞机,那边进度非常不错、项目很成功,他们后续的改进设计方案也的确如同刚才温总师所猜的一样,目标是737和A320占据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所以我们CG-2000发动机的目标也就确定了:CFM-56或者说和我们推力范围更具有相似性的V2500发动机。”
这人啊,它的野心一旦别公开之后,就容易疯狂起来,特别是当周围的同事也都有这种想法的时候,那就更是迫不及待。
最先说话的不是二所温总师这边,也不是624所的刘总工,技术能力非常不错的伊夫琴科设计局副总师就更是在一边不多说一句话,剩下的就只有MTU方面的总工程师。
“我绝对赞成这一点,将CG-2000发动机的推力增加上去,和CFM56发动机增夺市场是我们唯一的出路,窄体干线客机市场才是民航客机中需求最大的一方,只要成功打入这一市场,那我们就是第二个CFM-56。”
CG-2000项目不同于MPC-75项目之处就在于,这MTU公司在整个项目中占据的份额并没有达到百分之五十,西南科工牢牢掌握的百分之六十份额注定了这台发动机以后如何发展肯定是要更多的看西南科工的想法,但好在大家现在的想法都是相同的,合作方没有分歧自然就是最好不过。
“既然确定了发动机的未来是走不断增加推力的路线,那么大家都认为该从那些方面下手来增加推力,毕竟一台发动机子系统这么多,增加推力的方案也各式各样,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做适合我们的技术方案,温总师有什么想法吗?”
具体的技术路线确定的确是需要好好考虑的一点,确定的技术路线足够优秀、且符合具体情况的话,这就会对后续的发动机开发很有帮助,可以做到一路顺风顺水,所以杨辉这个时候才如此重视技术路线的确定。
而要说到技术路线的确定,现在的温总师还真就没有太合适的方案,他知道现在西南科工的技术储备情况。
“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来看,要研发一款窄体干线客机上面用的发动机,就算是737-300客机上面用的CFM-56-3发动机也比较困难,这要求我们的发动机推力必须要达到9.5吨以上,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现在的CG-2000发动机基础上多增加2吨的推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