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莫要误会,大人曾主政大西北军务,晚生当年这篇策论《置省》,恰恰是呼吁朝廷重视加强对西北统治管理,扎紧篱笆避免亡羊啊!”左宗棠叩首道。
“哦?置省?你一介书生竟敢斗胆评议军国大事,主张于西北设置特别行省吗?”林则徐大为惊讶之余,终忍不住欣喜激赏,“难怪传言你左季高狂放不羁,襟怀远志!”
林则徐打开那卷被当做礼物的应试卷子,一目十行飞快地通读了一遍,虽部分观点稍显偏颇,然壮怀激烈目光远大,实不乏真知灼见,其中所显露的文韬武略,宛若高屋建瓴振聋发聩,在崇尚空谈的官八股氛围下,如一股清新爽利的春风直透人心田……林则徐边读文章边连连颌首称许,由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左宗棠报效家国的万丈雄心。
“好哇,好哇!”放下卷子的林则徐不由得激动起来,满船舱来回踱步说,“老夫在西北为官经年,几乎跑遍了天山南北的新疆大地,才发现了朝廷边疆防卫上这个极大的漏洞。想不到你左季高足不出户,身处湖南偏域却能洞察西疆的隐患!老夫从此有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知音——左季高。就让我们老少二人做好篾匠,为华夏疆域扎牢藩篱吧!”
左宗棠忐忑道:“左三一时激愤妄想,不知地厚天高,尚请大人原宥。”
林则徐嘉勉说:“胸怀天下而不嗜浮夸,才情卓越而出言审慎,谁说季高为人狷狂?以老夫所见,那些贬损你的无知之辈皆有眼无珠哇!来,季高,难得这个机会,且把你的看法细细跟我道来。”
左宗棠整理了一下自己思路答道:“老大人明鉴:前明中叶倭人为患,万里海疆不堪其扰。自本朝嘉靖以来,奉行闭海锁国策略日甚一日,海防优于陆防的论调甚嚣尘上,加之西夷坚船利炮迫我开放海禁,故朝廷的忧思都停在东南沿海上面。殊不知我泱泱华夏幅员广阔,沿海各港口失利,还有广袤的内地作为支撑,西夷迢迢数万里劳师远征势不可久,海防不过是疥癣之疾。若论真正外夷来犯的心腹大患,我以为不在于东南而在回蒙藏内陆!”
“是吗?老夫愿闻季高详诉——”林则徐听得专心致志,不觉移近身体,跟左宗棠比肩而坐。
“东南沿海土地富庶人口众多,兵员供给可就地取材,真有外敌来袭可层层阻截,迟滞夷人的行动,朝廷便好举全国之力调兵遣将,从容布置防御。西北则不然!反观西北地广人稀,个别少数民族首领与圣朝离心离德;英夷由印度觊觎西藏,俄罗斯和中亚诸国对新疆、蒙古垂涎已久,一旦战事突发,西北军力空虚,朝廷因长期麻痹武备荒废,到时候拿什么御敌国门?我大清疆土,京畿为心脏,中原江南为脸面,而莽莽西北为胸腹,回蒙地区譬如羽翼;倘若羽翼被剪除,则华夏之邦再无冲天高飞之日!以新疆而言,遥远边陲着实让人有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之感,假如沙俄趁虚而入,大清丧失回疆屏障,便只剩阳关和玉门天险可以据守,届时军需粮秣供应绵延几千里,耗费国力实不堪重负!况回蒙一失,内陆腹地门户大开,外夷进可长驱直入,退可凭借隔壁大漠娓蛇周旋,果真若此,我大清岌岌可危,中华数千载文明之邦将面临丧国灭种的祸难啊!”
左宗棠这番话要是别的朝廷官员听到,必定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怪论。但林则徐曾于西北为官,对新疆的现状及形势可谓了若指掌,自然感到左季高之言有切中要害的感觉。“季高所言,真是句句深入老夫肺腑!现如今西夷步步进逼海疆,两广和西南地区政局动荡,偏我大清灾情肆虐国力日衰,皇上和朝廷就更加无暇西固啦。可万一西北回疆告急,千山万水相救不及,到时悔之晚矣!老夫本以为阖国上下唯老夫一人杞人忧天,不料今日季高也存此忧患,将来平定西北力挽狂澜的重任,只怕大半会着落到你左季高的肩上!哈哈,吾皇幸何如之,大清幸何如之,泱泱厦华百姓幸何如之!“
林则徐讲着讲着,联想起自身为国操劳奔波近半世纪的心酸,不知不觉动了感情,脸上老泪纵横道:”季高,老夫今年六十有三,已垂垂老矣,只愿有生之年替你们年富力强的人搭桥铺路。希望你不负一个老者所托,赴国难救危局,帮扶我圣朝万里大好河山,老夫林则徐为了江山社稷,代天下黎民百姓冲你叩谢啦!”
林则徐说完拖着病怏怏的身子,便朝左宗棠跪拜下去……
左宗棠被林则徐出人意料的举动吓了一大跳,忙也跪地还礼说:“老大人折杀左三了!林大人享誉四海国人无不景仰,乃我大清国之栋梁柱石,而左季高不过是大考落榜的草民布衣,如何当得起大人行此大礼?再说朝廷满汉之隙经久不去,把持朝政那些王宫亲贵嫉贤妒能,西北有事怎会听凭左三居间谋划?”
“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林则徐被左宗棠跟家人搀扶起来,仿佛解决了积压心头的一个大难题,心情变得格外愉悦爽朗,“望季高循序渐进,力争早日出仕,免得朝廷需要你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老夫也会上疏万岁,为我大清推举大才!”
左宗棠听后至为惶恐,俯首拜伏半晌不肯起身……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