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长没有失言,对德豪公司鼎力相助,经g银行信贷委员会研究,同意给海一公司贷款二百万元,专项用于德豪公司新厂区工程建设。
“会议虽然定下来,但是要求德豪公司必须还清a银行的二百万元贷款。”王行长在自己的办公室,面对前来的王大海、王鹏还有吴兵说。
“不行,a银行欺人太甚,不打招呼单方面采取措施,我们准备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王鹏带着怨气回答王行长。
“常言说,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敌人多堵墙。这个道理是颠覆不破的,树敌过多,不仅会使人迈不开步,即使正常行走,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王行长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地分析道。
“为什么连我们脆弱的贷款权利都被剥夺,我们是需要他们的指点和帮助,但不需要指指点点,为所欲为。”王鹏振振有辞地对王行长提出自己不同看法。
“结怨于人,既不利己,还有碍于人。得罪了很多人,以后的日子?顶?点?小说就不好过,实不足取。”王行长耐心地对王鹏进行说服。
“若为公司,树敌三千又如何;如为效益,负了天下又怎样。”王鹏从道理上,说不过王行长,气急败坏地发着牢骚。
“绝不能做浪迹江湖的孤独客。一定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若水任方圆。”王行长据理力争,引经据典地开导王鹏。
“真心朋友如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狗逼朋友如月亮,初一与十五不一样。有时真的很气人,请王行长给我们讲讲‘上善若水任方圆’的道理,企业做大了,我们更要充实和提高自己。”王大海看王鹏说出过上纠缠下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对付一个人。
“董事长,怎么变得没有斗志,如果这样做,别人会看笑话的。”既然王大海发了话,王鹏不能固执己见,他无可奈何地感叹道。
“我们不要冲动,斗得两败俱伤,那就上了某人的当,他是求之不得,正中下怀,上了他设的套。”王大海没有点破某人是谁,让王鹏自己理解,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狠狠地痛击石英砂厂起诉与银行封贷的始作俑者。
“现实社会太复杂,我还是嫩了一把火,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听董事长的,今后全部转移到g银行结算。”王鹏豁然开朗,爽快地表态。他接受王大海的决定,听从王行长的安排。
“王行长,现在大家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对a银行和平解决,对下一步还有什么要求。”吴兵很高兴看到王鹏态度的转变,他抓住机遇,立即向王行长提出贷款的请求。
“你们与a银行和平解决,对自己也留下一条后路。当然,如果这样,我也轻松一点,放心地给海一公司发放贷款。否则,a银行遭到你们起诉,有了怨气,会到上级那里指责我们银行步调不一致,唱反腔,对着干。他们银行做恶人收款,我们银行做好人贷款。闹出事来,麻烦就大了。”王行长心情看上去不错,他详细地分析银行之间的关门过节。
“王行长,既然同意海一公司贷款,关于担保问题,我想向您咨询一下。”吴兵紧追不舍,接着问王行长。他多年与银行打交道,知晓办事的弯弯绕子,没有领导的明确意见,办起事来,难上又难,必须花大把的时间在行里转圈,到各部门去拜。如果有领导发话,办起事来顺利得多。
“这个问题还要咨询吗?按程序办即可。”王行长回答。
“可海一公司是开发企业,目前还没有房地产作为抵押。我想请德豪公司为海一公司担保,王行长看看是否可行。”吴兵想先难不为难,关于担保问题,他如实向行长报告。
“如果提到德豪公司,那么贷款的事就要泡汤。”王行长断然拒绝。他心想在这个风口浪尖,谁提谁就是惹火烧身,所以应该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在风头上,只能对德豪公司采取暗中支持的办法,表面上还要显得风平浪静。
“用已经完工的围墙和厂房基础做质押,这个方案能不能行得通。”吴兵灵机一动,马上又想到另一套方案。
“g银行还没有这个规矩。”王行长立即给予否定。
“用海一公司的股金作质押。”吴兵随机应变,灵光一闪,接着说。
“这个办法可行,但是必须要本人签名。”王行长点头答道。
“董事长,行长已经答应用海一公司股金作质押贷款。”吴兵小声提醒王大海。
“路程太远,张老大与欧阳傲雪不知是否有时间。”王大海自言自语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