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御书房中。
弘贞帝上上下下打量着站在面前的江寒。
这是江寒第一次和弘贞帝距离得这么近,也是发现弘贞帝比他想象中还有年轻,看上去是个三十岁的中年人。
眉眼间不怒自威,有一股含而不发的龙威。
弘贞帝面色温和,道:“赐座!”
曹安当即搬来椅子,让江寒坐下。江寒正襟危坐。
弘贞帝笑着道:“朕想知道,你到了扬州后所做的事情。”
虽然已经通过曾虎山的奏折中知道了,但一些细节并没有写下来,弘贞帝想听江寒亲自说。
江寒道:“禀陛下,臣深知扬州三大粮商相当团结,若是以朝廷压之,让他们降价,他们必定会降下二三两,但此法治标不治本,粮商们卖一段时间后大可宣称已经无粮,继续囤粮高卖。所以寻常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到了扬州之后,便宴请扬州的三大粮商家主……”
江寒缓缓将自己在扬州的所作所为一一道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粮价不受控制的暴涨,其他地方的商人见到这等情况,自然想趁机赚一笔钱,于是外地粮商蜂拥而至。江淮粮商虽然破坏了驿道,但毕竟还有水路,小路可以让外地粮商过来。”
“待外地粮商来到扬州后,便立即将朝廷的赈灾粮拿出来售卖,并且让人准备沙袋,冒充粮食,一起运进扬州,营造出一种扬州粮食充沛的假象。”
“外地粮商看见这种情况便慌了,他们运粮而来,每日都有损耗,在他们看来,如今扬州不确粮,如果不低价卖粮,便只能运回去,运回去还要再赔上一笔高昂的运输费用,于是便只能咬咬牙,把粮食卖出去。”
“看见第一个卖掉粮食的外地商人还能赚钱,其他外地商人就坐不住了,纷纷低价卖粮,甚至引发了价格恐慌,今日你卖十两,明日我就卖八两。这些外地粮商为了早点卖完粮食回家,宁可不赚钱甚至赔一点,只要能及时止损就行。”
“当外地粮商疯狂卖粮,本地粮商便也坐不住了,那时候扬州已经不缺粮了,如果他们不卖,粮食便只能囤到明年……但万一明年是个丰年呢?虽然大虞连年天灾,但他们不敢赌,不敢赌明年会是个饥年。更何况新米变成陈米,价格也会大打折扣。当本地粮商也下场卖粮后,粮食的价格便跌到了底。”
纵使提前知道,但弘贞帝听完还是说不出的感叹。
“妙计!真乃妙计!”
江寒道:“其实臣此计也很简单,若三大粮商在我允许他们涨价后冷静想想,还是能想得到的,只是利令智昏,三大粮商被贪婪迷了心智,丝毫未曾想到官府允许涨价的后果。至于后来我令官兵运送沙袋进城,三大粮商虽然看出来了,但外地粮商却看不出来,纷纷降低(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