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1 / 1)

岳川拱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禹皇所授,价值亿万,晚辈不敢多求!”

大禹眼睛一亮,“好啊,说的真好啊!”

岳川咳了咳,“但是,晚辈确实有一事相求。”

大禹:……

“恳请禹皇传授晚辈治水之道!”

大禹还以为什么要求,却没想到是这个。

治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岳川想学这个,大禹自然是老怀大慰。

不过大禹很是疑惑,“大洪水,又降临了吗?”

岳川摇头,“北方有大河,其色如土,故名黄河,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每年小决、十年大泛、百年一改道,北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晚辈愿继禹皇之志、承禹皇之业,为天下万民谋福祉、为北地众生求安稳!”

大禹骇然,许久之后才问道:“北地大河,缘何如此?”

岳川尴尬。

真要说起来,现在的黄河还不是黄河,也不叫黄河,河里的泥沙含量也是正常量。

《诗经·魏风·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但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晋、秦国都位于黄河中上游,三家分晋之后,各国大兴土木,修筑城池和宫殿,以及频繁的攻伐战争,滥砍林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河出现了黄的苗头。

到后面汉定都长安(陕西),隋定都大兴(陕西),唐再次定都长安。

每一次,都必然伴随大兴土木,以及民间毁林造田,而这还偏偏是历朝历代鼓励的“垦荒”行为。

毫不客气的说,唐朝盛世长安,就是剥了黄土高原的皮裱糊出来的。

盛唐时期,黄河已经积重难返,后面的宋朝从建立到灭亡,一直都在面对地上悬河的威胁。

直至建国之后,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子午岭,依旧遭受过度砍伐和工业开发,导致大片的天然林损失,40多年间,子午岭损失天然林4800平方公里,该地区环境进一步崩塌。

国家不得不耗费海量人力、物力、财力去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直到2022年,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想要平息黄河积攒了两千多年的愤怒,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上辈子时,岳川的家乡就是著名的黄泛区,2022年刚刚遭受一场大洪灾。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对岳川的家乡而言,这七个字包含了万千恐怖,也吞噬了千万生命。

如今有机会见到治水大能,说什么也要求一求,从源头上保护好黄河。

看到大禹不说话,岳川再次跪下叩首,“请禹皇教我!”

大禹连忙扶起岳川,“非吾不愿,而是在想一件事——吾治水之策,未曾流传后世吗?”

岳川仔细回想,认真搜索记忆中的所有信息,虽然有很多大禹相关的作品,但多数是介绍大禹治水功绩的,还有少数是后人假托大禹之名,比如战国时魏国人所著《尚书·禹贡》。

至于大禹本人,除了留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等成语和典故,就再也没留下什么了。

“没有,什么都没有!后人甚至不知禹皇著有治水之策!”

大禹悲怆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愤慨过后,大禹双拳紧握,低声道:“吾本元神残念,时日无多,与其消散于天地,不若借你之足重量九州,借你之目再窥天地,借你之手……为万族开天辟地!”

说罢,大禹的身体嗡然一震,化作万千光点。

这些光点绕着岳川盘旋飞舞,飞蛾扑火般撞在岳川身上,细雨入池,溅起道道涟漪……

岳川浑身一震,朝着缓缓消散的大禹残影疯狂叩首。

“恭送……禹皇……”

最新小说: 说好对师尊大逆不道呢 离婚后,我娶了前妻闺蜜 八十年代阮家小馆 不多,俺就吃亿勺! 大路传说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 快穿:大佬宿主她有打脸牛批症 开局满级斩魄刀 未见倾心 大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