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豪赌下
虽然是郦韶韵提出的建议,但是具体落实的却是庄询,这种问话的恶人也只有他来问才适合。
他向逗孩子笑的姜太后提出这个问题的请求的时候,姜太后愣了几秒,然后慢慢的点了头,算是应承下来。
庄询也不想瞒着她,瞒人能瞒一时,哪里能瞒一世,于是慢慢讲诉了赵国现在的情况,以及要做的事,以及众人对赵国的猜测,但是没说应对方案。
庄询想看看姜太后会是什么表情,也是希望她能像是她说的一样,对赵国彻底放弃了,可是又觉得不可能,这可不是劝降信,出现士兵面前劝降,就表示没有任何回还的余地。
姜太后静静听完,低头看看已经闭眼的孩子,又看看庄询,小声的说:“这是一场豪赌呀!”
“是豪赌,似乎是为了逃出困龙局,昭仪你怎么看?”庄询看她态度不明,继续问。
“哀家内心不想破坏赵国的计划,可是到了这个份上,哀家准备帮助你,去劝降那些士兵,不过他们是否听哀家的,哀家就不知道了。”
姜太后把孩子放到床上,走近庄询,轻轻搂住庄询,宣布自己的决定。
“啊?”庄询愣了愣,叫出声,仰头看着微笑的姜太后,都不犹豫纠结。
“怎么?不相信?”姜太后挑起眉头,不是很开心的模样,犹豫和纠结早就在赵国寿安道大败后体验了。
“不是,不是,信,信,只是昭仪你听闻这个消息感到惊愕和开心吗?”
庄询隐晦的说,对待姜太后他挺矛盾的,他想把姜太后踩在脚下,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没这种能力。
他能接受姜太后现在虚伪的和他亲亲我我,不太能接受姜太后立场突然转变,特别在他觉得条件不成熟的时候。
攻破晋阳,毁灭了赵国的宗庙,征服整个赵国,连带着把姜太后也征服了,或者把打击的没有反抗意志,这是庄询想的,现在都没有完成这种标志性事件,姜太后就投了,怎么都感觉不信任。
也就是明明看起来还有翻盘的机会,前方胜负未知,还需要落子,但姜太后就已经按住棋盒认输了。
也是姜太后给庄询的印象太深刻了,做事决绝,这个为了赵国操劳的女人,现在说要对付赵国,虽然是庄询期待的方向,但是庄询就是没有信任感。
“应该是玄女娘娘的谋划,超脱且大胆,可哀家认为,没有什么作用,这些做法是豪赌且没有触及到赵国问题的根本。”
姜太后理解庄询心里所想,可破而后立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她看的深看的远。
两次世家的失败,她看到的不是不是单独谁的问题,她是看到了国家的问题,世家似乎就是有这种能把好事做坏的能力。
“玄女娘娘在逆天而行,她已经知道赵国不行了,但是还是想靠着自己,给赵国求一条生路,但是做不到呀。”
姜太后叹息说,不去带着偏见和立场看两国的问题,庄询的政体更具有活力,百姓的参与度更高,他们不再是战利品,奴隶,而是参与到了国家建设。
例如司农的官员要有农业知识去田地干过活,司工的官员要有工匠知识,在作坊能做出东西。
各行各业都能为官,鼓励读书人去了解百业,或者官员来自各行业,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百业。
王权和百姓之间结合紧密,庄询也不是独夫,算是姜太后看过最节省的皇帝,最能分利益给百姓的皇帝,百姓士兵拥戴,所以其中迸发的活力,是不能估量的。
而赵国的体制僵化,利益大部分被世家攫取走了,世家勾连了王权和百姓,百姓离心离德,视赵国官员士兵为仇寇。
如果邵国良的牺牲走通了,形成一个示范,那么赵国或许能救回来,常年的思想灌输,大家对赵国二字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如果得到安抚,百姓还是会压抑心中的愤怒,畏惧世家常年的积威。
可是邵国良的结局已经告诉了所有人,行不通的,做这种事是要被所有世家针对孤立,最后要被挤出世家的圈层。
现在不管有没有什么先进的想法,世家都不会有动力,有胆子去解决土地问题,邵国良的例子血淋淋的摆在大家的面前。
只是在兵制上改变这些,只能是压制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仅仅是掩耳盗铃,本质的分配问题不解决,赵国就天然比夏国短一条腿。
赵国现在的做法就是类似有人大叫失火了,她用布捂住发声人的嘴,似乎火焰就不会燃烧起来一样。
姜太后不单单是因为赵国失去了进取的资本,更多的来自于赵国在与夏国的较量中,制度性的输了,一边团结一心,一边分崩离析。
这种失败最为关键,对于姜太后来说,两次失败让她醒悟到了一件事,赵国失去了天命,庄询顺应天意,而赵国是在倒行逆施。
作为一个修行者对天命尤为敏感,不是真的什么事有天助,而是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国运。
也许是因为和庄询有一个孩子,没有被知见障困住,不会明明知道是错的,还要一意孤行,悲痛万分的反省过后,她放弃了。
放弃赵国了,放弃她辛辛苦苦培养的赵国,放弃玄女的地位,面对修为降低等等影响,从容接受,不去和新的东西对抗。
她对庄询说的,庄询征服了她,不是情趣和说笑,而是确实如此,她感受到了新法的力量,并且认可新法。
原本只是认为是先后之分,现在发现是制度优劣的问题,之前认为庄询没有世家的支持会陷入三穷。
人才穷,工艺穷,财力穷。
只能蹦跶一段时间,是无法争霸天下的,很快就会被世家绞杀,困于人才稀少,国家治理混乱,财力不足叛乱四起。
结果现在庄询不依赖世家依旧能过得风生水起,庄询也不是弱小的可以立即毁灭,他用事实走通了一条康庄大道。
不仅克服了所有缺点,还比较出不少的优点,高度行政的官僚体系,稳固的民心,团结听从指挥的军队等等。
姜太后看到了天命,赵国被毁灭的天命,世家制度终结的天命,一手把庄询扶持变强的她看得一清二楚。
她的臣服变得理所当然。
“被她搞成了还是很麻烦的,专门挑着人在发展的时候打,难以应对,昭仪伱能劝动士兵加入我们就再好不过了。”
庄询不清楚姜太后内心情感的变化,姜太后不抵制反而支持的态度,庄询确实松了一口气。
“麻烦吗?困兽之斗,怎么会不麻烦,赵国再输就彻底输光国本了,所以你们准备做什么阻止呢。”
姜太后评价说,接着有些好奇的问,接着又想到什么解释说:“不方便就不要说了,哀家明白你的顾虑,不会强人所难。”
“确实不能对你说,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邀请你帮忙劝降,让更多人加入我们,补充我们的力量。”
对姜太后还是有所保留,当初算是庄询想要姜太后站他这一边,姜太后回应冰锥,这时候轮到姜太后来追他,获取他的信任了。
“哀家明白,不知道也好,知道你们一天算计来,算计去,赌来赌去也难受,赵国这场阳谋的赌博,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呢?”
姜太后轻松说,接受赵国会失败的未来,心结一放开,人也就轻松了,庄询不答也没什么,她是女人,也是个聪明人。
“国家大事不就是算计来,算计去,昭仪原来不就是吗?至于赌,赵国已经赌了我们也只有跟了。”
庄询看姜太后确实不想知道这种事,放下心来,半是应和说。
“这种情况不止是你们赌,郑国国也在赌呀,景国也在赌,没有一个国家不在赌,这是天下的赌局。”
已经到了现在这种程度,每个国家现在都是在赌,只是大家权衡的方向不一样,赵国夏国都是求生,景国是实力不足的无奈。
对于郑国,那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站在赵国的一面还是站在景国的一面。
对于郑王来说,他也很纠结,正值壮年的他稳重感不足,还是显得略微着急了一些,面对这种情报还无法了然于心,喜怒不形于色。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心动了。
“国师,我们该不该答应呢。”郑王等一个道袍老者读完情报,心急火燎的问。
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心动了,很是心动,约定两道的土地,给予郑国吞并景国的机会,这样郑国的实力会突飞猛进,一跃成为顶级大国。
“反者道之动,陛下慎重考虑呀,赵国现在抛出饵料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摆脱困龙局,这份利益真的足够让我们出手吗?”
不仅仅要看到蜜糖,还要看到有什么坏处陷阱,吃了蜜糖掉进坑里,那就成了被人嘲笑愚蠢的反面例子了。
“两道土地,我们的目标本就是争霸天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两道土地,为什么不做,要是和夏景两国分地,更为复杂,还不占便宜,不如现在见好就收。”
人性他脱不了一个字,贪。
不劳而获的感觉太好,蜜糖的诱饵动人心,郑王心里有了定论,他不是找人来反对,他是找人来给他做这件事寻找理由的,只是找的不是能给他溜须拍马的人。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这是一场豪赌,理想状态自然是我们在赵国攻灭夏国前灭亡景国,这样才能继续控制赵国的势,可是我们无法攻灭景国怎么办,让回首的赵国攻击吗?”
都是聪明人,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利益关节,国家之间也没有什么友谊的说法,赵国让渡利益,是要郑国付出代价的。
郑国师指出其中的风险,表达出他的不赞同,这就是和赵国抢时间,还不一定能抢得过,失败了就完了,赵国是为了摆脱困龙局这样做,郑国没有必要,风险太大了。
这还是能够察觉到的,察觉不到的地方还不知道有什么陷阱等着郑国踩,他不想郑国进入赵国的节奏,现在把赵国困死才是最重要的。
“稳扎稳打让景国恢复?和夏国一起瓜分赵国,我们没有可没什么优势,到时候会演变成一个僵局,三个分散的国家彼此牵制,最后被外来更有力的力量打破。”
天下可是九州,不是只有冀州和豫州,你这里僵持了,人家打得头破血流最后统领多个州的力量来攻,哪怕天下第一大州,分裂的状态也没办法应对。
“我们和赵国的约定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快速的结束豫州混乱的机会,而且赵国灭亡夏国也是我们想看到的,世家普遍对夏国都有厌恶的情绪,景国也不是以前了,现在对我们也并不友好,让他壮大了,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郑王继续阐述自己的理由,希望说服国师,他是有权力自己决定这个事情,可没有人支持背书,似乎就显得底气不足,他也是在支持朝臣的支持。
一个个的谈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看看朝臣们的意思,权衡自己推进的阻力。
“陛下说的都对,可是臣不是世家,看不到让赵国对付夏国有多好,臣还是得提醒您一句,利益多大,风险就有多大,您看中人家的两道土地,赵国看上郑国整个国家,赵国,虎狼也。”
国师的语气也尖锐起来,他不是世家,他是修行者,他只想郑国好,因为和自己修行的气运挂钩,这样子冒险,还不都是必要理由,与赵国这种豺狼合作,也不怕最后被一口吞了。
“朕也知道,所以第一个找国师谈,世家可能会有私心,您不会,可是错过这个机会真让景国恢复了,困死赵国,景国会不会和夏国一起对付我们呢。”
郑王找着理由,这个景国看起来是非打不可的样子。
“陛下要赌便赌吧,至少目前胜率高,也像您说的一样,赢了或许就能提前结束这个乱世,不过臣建议给赵国添些乱子,不要敌对夏国,反而应该给予帮助,赵国在夏国耗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毕竟现在赵国是要求我们不要在其改革兵制时出手,没有不让我们帮助夏国,被发现也能有说辞。”
身为臣子也只能劝到这一步了,他对赵国也只是直觉的判断,没有更加确切的证据去证明赵国还有其他阴谋,因为赵国真的只是为逃出困龙局。
“朕明白,国师你看我们应该帮助夏国什么。”
“送些甲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