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啊。”洪欣熟练的把车泊好。
李正糊涂了,忍不住道:“老四,你搞什么飞机?”
“你的新家。”洪欣笑着把一串钥匙递给李正,“这房子是一个朋友的,他出国了,三五年都回不来,一直空着,让我帮他看家,你知道,我爸妈哪儿肯让我搬走。所以我就想到你,老三,你不会不帮我这个忙吧?”在这件事上,洪欣撒了谎。房子一直空着是事实,只不过并不是什么朋友的,而是容小红投资买的。
这事明摆着是洪欣为了答谢李正为他扛事,可他又不明说,李正反倒有些被动,可当时他替洪欣顶罪并不是希图回报,只是出于一时的义气,如果接受了这番好意,反倒俗了。
李正犹豫的时候,已经被洪欣拉着进了电梯,
这是一个简明美式田园风的大三居,整个装修以淡黄为基调,墙壁上的铁艺相框里是世界各地的风景,从客厅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拉上窗帘,便又自成一个小天地,颇有些大隐于市的感觉。
跟自己原先的居住环境一比,真是天上地下,李正不由有心里感慨,有钱就是他妈的好!
他原本还是几分推辞的念头,坐电梯的工夫他忽然就想通了,所谓来日方长嘛,他相信自己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他会回报洪欣甚至是洪家,而且自己确实帮过洪欣,坚决不受倒显得矫情了。想通了这点,他便坦然了。
实际上,洪欣也并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他早已把李正仅有的几件家当都搬过来了,而且把李正租的房子退了。
闲聊了几句洪欣就走了,偌大的房间就留下李正一个人。原来住在逼仄的屋子里,李正总觉得房子小,现如今搬到大房子里,他反倒觉得空落落的。他先洗了个澡,然后穿着浴袍坐在布艺沙发上,发了会子呆,想起应该先跟大哥说一声搬家的事,免得他找不到自己着急,这会子他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到底搬到了哪儿,幸亏桌上有物业电话,他打电话问了物业小区的位置和名字,这才给李伟打电话。
听说弟弟搬家,李伟有些意外,却也没多问,他告诉李正爸妈都挺好的,又叮嘱弟弟多休息,然后哥俩就没什么话好说了,就挂了电话。
闲坐了一会儿,李正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大部分东西都在,只是少了几本书,估计搬家工人收拾东西的时候落下了,其它的都还好,只是大哥让自己还杨雨桐的那本《罗斯福传》,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在自己手里,这回搬家给弄丢了。不知怎么,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商场中那个白连衣裙读书的身影,不觉就有些懊恼。
周末,李正回到原来住的地方找书,房东已经把房子租给了一对小夫妻,那对小夫妻人不错,帮着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李正跑到临近的书店,可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那个版本,只好随便买了另一本《罗斯福传》。
接到李正的电话的时候,杨雨桐刚把方便面放到小煮锅里,她把煤气灶的火关小,想了想,回到屋子里照了照镜子,这才走出院子。李正在离大门不远处的树下等着,见杨雨桐出来,忙迎过来,道:“原来你们公司的人也不是天天加班啊。”
杨雨桐知道他是在说李伟,微笑着解释道:“我们跟技术部不太一样,有项目的时候就紧些,没项目就清闲点。”
李正掏出新买的书递给杨雨桐,道:“我哥借你的那本《罗斯福传》我给弄丢了,没找到那个版本的,所以……对不起啊。”
杨雨桐平静的接过书,微笑着道:“没事,这本也是一样的。”
杨雨桐的态度让李正有些意外,原本打算还完书就走的,因为他不想让她误会自己的意思。而现在杨雨桐的态度,明显是已经看穿了一切,而并不想在这件事上有太多的纠缠,所以她都没有客气一下。
这反而让李正心里生出些愧意,跟这个女孩比较起来,自己似乎太小气了些。于是他道:“附近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馆子,我请你。”
杨雨桐道:“太晚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她越拒绝,李正倒越坚决,而李正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大概没有什么人能把他扳回来,当年就是靠这种近乎无赖的劲头才搞定严小芸的。于是李正道:“要是过意不去,干脆你请我。”看杨雨桐还在犹豫,李正补了一句,“你不会真让我饿着肚子回去吧。”
杨雨桐点了点头:“那你稍微等我一会儿。”她反身回到小院,关了火,把小煮锅里半生不熟的方便面捞出来搁在一个碗里留着明天早餐,然后把小煮锅泡在水里,这才锁了门出来。
杨雨桐选了离家不远的兰州拉面馆,这个选择正合李正的心意,如果去太好的馆子,不论谁请,另外一方都会觉得欠了人情,就难免还有下一次,而在这种普通的小馆子,大家都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两个人一人要了一碗拉面,又点了一个凉菜拼盘和十个肉串,杨雨桐说够了,李正也就没有再坚持。
跟聪明人打交道是一种享受,而李正此刻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他也就侃侃而谈,谈工作,谈过去,谈李伟。杨雨桐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安静的听,她很少说自己的事,李正感到她身上似乎穿了一层铠甲,别人很难走进她的内心深处。
偶尔冷场的时候,她会问一两个问题,比如:“智能手机好卖吗?”
李正想了想,道:“怎么说呢,大势所趋吧,个人对智能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智能终端,像pc啊、笔记本之类的,因为受场地限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能替代传统智能终端的设备至少要满足方便携带、功能丰富这两个要求,就目前看来,智能手机最贴近这种需求,估计很快就会迎来一波大的行情。”
“中国的自有品牌多么?”
李正沉了一下,才缓缓道:“目前主要是欧美、日韩的,国内有几款山寨机,品牌几乎没有,有的话国人也不认。哎,中国这么多人,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为什么连个手机都做不好呢?你瞧瞧人家韩国,从总统到平民,不论本国货多差,都会支持国货,中国正好相反,就连月亮也是外国的圆,中国制造也不争气,品质确实也比外国的差,做企业也不能光靠爱国心买单吧!”
杨雨桐没说话,低了头小口小口的吃面,李正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于是道:“我是不是太偏激了?”
听李正问自己,杨雨桐抬起头,思忖着道:“你说的有一部分是事实,中国人确实少了一点自信,这个也跟历史有关。从清末到解放前,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甲午海战,无论中国输赢,最后都是割地赔款,所以中国人总觉得外国人厉害。有人说这是奴性,我倒觉得这是一种惯性,是成长过程的中间态。就好比一个体格瘦弱的小孩子,从小就受邻居欺负,所以小孩见到邻居的时候就会有一点害怕。”说到这里,杨雨桐顿了顿,见李正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才又继续道,“关于企业制造这一块,我不太懂,我就知道海尔、华为都是咱们中国的自有品牌,质量一点也不差,我相信手机也一样,总有一天会有中国制造。就像……”说到这里,杨雨桐有些犹豫,见李正仍在认真的听自己说,她忽然笑了笑道,“我又开始做四不象的比喻了。”
“没有,挺好的,你接着说。”
受了李正的鼓励,杨雨桐才又接着道:“就像一个条件不怎么好的家庭,家里只有一把面粉,如果有一个孩子,做个馒头就能吃饱;可要是家里有**个孩子呢?为了不饿死人,只能煮一锅面糊,每个孩子喝几口,虽然大家都没吃饱,至少没饿死人。”
李正听明白了,这些道理自己一直明白,可从来没有这么透彻过,见杨雨桐住嘴,他马上道:“等孩子们都长大了,有力气挣钱吃饭,就都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对吧?”这样说的时候,他心里竟忽然有些感慨,可惜杨雨桐长得太普通了些。
吃完饭,李正礼貌性的送杨雨桐回家,道路两旁被私家车占得满满的,中间只留出了一辆汽车宽的马路,有两辆汽车顶在路中间,谁也不让谁,看着这顶牛般的场景,再回想起四合院对面小区的情形,一个关于停车位的点子忽然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