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儿,快过来,我们今天又认更多的字。你还记得我昨天教的字不?”区晓辉看到已经走到屋子门口,便走过去,伸出小手牵着高玲更小的手,坐上小板凳。
那天,区妈妈从隔壁房间(那也是属于他们使用的)出来,看见高玲小不点站在外面认真地念念有词的样子,以为她只是上楼玩,便敲门,让儿子放她进屋。
区妈妈认为,儿子不过是玩玩当几天小老师的游戏,儿子爸爸(丈夫)又首先同意了,说这个玩法好,那就玩吧!吃饭的地方腾(空)出来给他们玩。
区晓辉小朋友打开房间门,初初见到高玲这个小不点,就直皱他的小八字眉,认为区妈妈胡闹,怎么可以让那么小的娃娃来,她能学到什么,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
高玲见到他的表情,知道他看她年龄小,不欢迎她,于是,笑眯眯的,决定拿出点真本事,小奶音高兴地喊着小区老师…
“老师,老师,你教的,我都会背…”说完,就将区晓辉刚刚教了几遍的声母一气儿地背下来,读音还算标准。
于是,区晓辉听完了小不点的背诵,就眉开眼笑了。他把小玲儿带进去,让一个大些(五岁)的小学生搬过墙角的那张小板凳来…
让高玲坐在最前面,又用教棍指着小黑板上的拼音字母,他一个一个的教着认了一遍,然后,第二遍,就指着让小玲儿认,高玲一遍过,全部记得。
小区老师又学孟老师的教学方式,又打乱了来让学生认,读。高玲也全部都认得,不会弄混。这下,让小老师更加喜欢了。
顿时,区晓辉笑得见牙不见眼,兴奋又快速冲到门边,打开房门,朝隔壁高呼一声,“哎呀,妈妈,您快来…”他忍不住与妈妈分享这份喜悦。
高玲看着他的兴奋,欢喜,一点没有为自己假扮小天才而脸红,心里反而有一股得意。
她必须先在这个小范围内让记性特别好这一点传出去,做个佐证,让爸爸的战友们不会对那天原主高玲的不正常表现而生疑。
而且,她不想读五年小学,在最简单的小学课程中,最好二三年就完成。争取尽早的完成小初高的基础学业,尽早的上大学。
此时,区妈妈正在那边房间坐着,端着小簸箕放膝盖上挑米里面的谷子粒,听到儿子的呼叫,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声回应着,“就来,咋子了,咋子了,出啥子事情了?”大呼小叫的。
她赶快起身,随手放下簸箕在地上,迅速地从隔壁跑出来,进这边房间内扫视一圈,见个个小娃儿都乖乖地坐着呢,好的的的,便又疑惑地问儿子,“啥子事?”她以为哪个小娃儿出了啥问题。急的心跳都加快了。
区晓辉拉着他妈,笑噻噻地指着高玲,道:“不是别的事情,妈妈,是她,是小玲儿,她跟我差不多一样的聪明,她差不多也是过目不忘了。您帮我找来了一个小天才学生。”我好高兴,我是个大天才,学生是个小天才。
我们孟老师也是说过我的脑瓜子特别好使,有过目不忘之能,理解能力也强,只要不骄傲自满,长大了肯定是国家栋梁。
不过,孟老师他说这个世界上的天才少,万人中难有一个,可是,也不少啊!除了小玲儿,还有二三个小男孩也不错。
“啊…小玲儿啷个的聪明啊!那好。那你好好的教,也当个优秀的好老师,让她,你们大家伙多学点…”区妈妈有点意外地看着那个还在笑呵呵卖萌的小丫头,脸上白白净净,是不错,不过,比起自己的儿子,还是差一点。
她又笑着对几个娃儿道:“那你们教的都好好的教,学的都好好的学,争取多学点。”区妈妈嘴上这么说,心里又在嘀咕,也不知道这个小丫头是不是听她的妈妈教过了的,她的妈妈是个小学老师。
不过,不管啷个多,别个的娃儿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天才,都不关我的事情,我还是快点去择米,一会儿中午焖红苕干饭,放点子腊肉丁丁进去,喷香。儿子喜欢吃。
区妈妈想完,见无事,放了心,又哄了哄儿子,又赞许地看一眼俊秀的儿子和看起来乖乖巧巧的小玲儿,就又边回转隔壁房间,边忙手头上的事情,边心里寻思…
儿子说的对,这小女娃儿也有可能是个记性好的。怪不得,听说这个小女娃儿才一岁多点,隔了一年多没见她爸爸,居然都还记得。看起来,当真的是个好记性。
有了小玲儿,区晓辉觉得他收了这个小天才学生,对其他的这些学生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但心里也还觉得应该秉着孟老师的教导行事,有教无类。
又不禁想想孟老师对班上差生的好耐性…那我还是都教着吧,教到天气好了,太阳出来了为止。
于是,区晓辉让肖伯当领读,别的学生们自己照着黑板上的,跟着肖同学读,也不管他们有几个小的认真不认真了。
他拉着小玲儿到一边他的小书桌旁,又开始对着第一册语文书教学后面的韵母,an,en,,ie,ue,er,ai,ei,ui,iu,ang,eng,g,ong,un,un(晕)…真是,巴不得一气儿教完整本书。
好在,小玲儿不负他这个老师所望,真的是两遍就能记住,只比他差一点。真是好,真是好。
区晓辉教完了,看着小不点还在认真地读声母韵母,不骄傲,满意地点头,眼睛里居然全是大人一般的欣慰。不错,不错!哎呀,小玲儿不骄傲,我也不能骄傲。
区晓辉又想想她那么小,先前只是站在外面听了听,也不打扰他们,有礼貌,又能够一气儿都背了全部的声母。
现在,又加上了韵母,他也只是教了二遍,她也全会读了,全会认了。真的好聪明,真是让人高兴,以后有伴了!决定了,下午,他就开始教学汉字。
这屋里面的那一堆,能认得,背得三个声母的学生,都少。好多个娃儿,音都念不准。有点失望。让他们不会的下午自己继续学声母。会了的,学韵母。
不过,孟老师说的对,天才毕竟少,我也不能歧视他们,得像帮助同学一样的帮助学生们。慢慢地教,不着急,不能着急!
这一学,就差不多两个小时,中途方便了一次。五岁以下的小孩子要方便的,都在外面走廊上搁着的尿罐里解决。
快到吃午饭的时候,高玲在区妈妈已经开始滤米了,就向小老师提出告辞了。区妈妈和小区老师都客气地留吃饭,高玲笑着拒绝了,知道大家的粮食都不宽裕,她这一留下,得多少个孩子留下吃饭。
她告诉了人,她要回楼下,便笑嘻嘻地,摇摇摆摆地边往外跑边大声道:“我不要在你们这里吃饭饭,我妈妈会想我的,我要下楼下去陪妈妈吃饭饭。”
她这一走,就带跑了一片的孩子,个个小娃儿都坐不住了,都想找妈妈。回家吃饭。
这让本来也只是客气地说留孩子吃饭的区妈妈心里更加的高兴。真的,她开始发自内心地觉得小玲儿是个好孩子。
从那天开始,高玲儿这三天上午半天,和另外三个五六岁的男孩儿一起来听语文课,学认汉字,上中下、人口手,大小、多少,前后,左右…
学课文,首都,北京,**,我爱北京**,**上红旗升…
红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太阳升。我爱我们的首都,我爱我们的祖国…课文朗朗上口。
下午半天就来学习数学,学认阿拉伯数字,1一100,学掰手指头,数手指节,又学个位数的加减法,1十1=2…又背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顺着背,背熟了,又倒着背。
那三个男孩子,一个是老熟人邵营长家的邵子明(五岁),壮实,一个是冯连长家的冯玉棋(四岁),个高,一个是肖连长家的肖伯当,年龄六岁,偏瘦。但,懂事稳重。
这三个小男同学加小区老师,四个都是聪明的好孩子,大气,开阔,爱学习,好奇心重,动手能力强。林野很喜欢他们。他们是她心里的排第一、二、三、四的朋友。
大家一起学习了二天的时间,高副营长家的小仙女儿还是个小天才的消息就在小范围内传开了。这也就达到了林野的初衷。军嫂们看她的眼神似乎是正常多了,不再有疑惑不定。
高妈妈见小女儿这么小能够坐得住听人讲课,记性又的确特别好,她也就待别高兴。计划着让小女儿早早上小学。最好在下半年,她又重新开始教的一年级。
为此,高妈妈还蒸了一回泡粑(发糕)送上楼去感谢小区老师,说他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天赋,又送几个同学的家长,大家联络感情,也帮丈夫维系好战友关系。
今天,正月十一,天气终于放晴了,外面已经出了灰灰太阳。高妈妈决定了明天就带上女儿离开部队,回家。
高玲(林野)也就是最后来上这半天的语文课了。其他的几个孩子大概也是差不多的。除了邵子明,他们已经随了军,在部队是可留可不留的。探亲的,基本上都到了探亲结束的时间。
对于即将告别离开部队,离开这个小区老师,几个朋友,林野的心里还蛮舍不得。
她居然已经开始有了离情别绪,很少见啊。以前在沧澜大陆,还没有过舍不得离别什么人的感觉。这又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
林野心里知道了,区晓辉是她在地球上的第一个朋友,亦师亦友的那一种。林野很欣赏这个七岁的小区老师,他办事认真,是个有责任心,肯帮助他人的天才。
她,是个假天才,而他才是个真正的天才。她相信,他不出意外,真会是个未来的大科学家。他家的收音机,他能拆能装…拆了,用废毛笔刷刷,扫扫,吹一吹,装上了以后的效果更好。
今天上午上课途中,她会送给他二颗健体丹,一颗放到温水杯里,他们四个和她自己,五个孩子同喝一杯水,没有什么问题,但愿大家都身体棒棒的。另一颗,投在他家的水缸里。回报他的父母。
下午,林野不能来上课,要在妈妈收拾行李的时候,拉着这二天休息的爸爸出去,跟爸爸好好地谈谈话,谈二个姐姐的读书问题。
这十几天,她给爸爸妈妈吃了二颗健体丹,加之部队的生活又更好一些,爸爸的精神更好,妈妈的肤色都明显的白净回来了一些,脸上也长了点肉。林野希望她怀上的弟弟会更加健康。
明天,已经是正月十二了,她和妈妈要回家了。妈妈要开学,而且,又开春了,家里的事情,生产队里的事情也忙的很。
按父母的商量计划,她们母女俩早上从部队搭顺风车出发到雅安,然后,从雅安到成都,到了成都又去买火车票,乘下午八点多的那一趟成都到宜宾的夜班火车。
十三的早上到宜宾,又去外婆家吃顿午饭,下午,才能又乘汽车回到高县的家。不知道现在乘汽车是在北门车站还是西郊车站,或者,二个车站都得行。
上完了课,林野给他们几个师友告别,又把爸爸写上的有高家地址的纸条给了他们,说希望大家以后通信,有什么话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信里说,大家离开了就当个互相帮助的笔友。
“笔友,这个好。”小区老师第一次听到新鲜的词语,收起心里的不舍,拍手叫好。
肖伯当是个少年老成的性格,特别稳重,也点头,“好。我们几人就做笔友。我明天也要跟着妈妈回家了,我们的家在渡口,这是地址。是我爸爸写的。”
肖伯当今天也准备了在父母大人的嘱咐下与几个好朋友告别。大家开始一起玩了好几天,又一起学习三天半。爸爸说,这从小的朋友可以叫发小了。情谊更真更长久。爸爸就有一个特别好的发小。
冯玉棋是个话少腼腆的孩子,对大一些哥哥的话,特别是小区老师的话,执行的很彻底。他也掏出裤兜里的纸条,给一人一张。
邵子明没有准备,就按爸爸教他的话说,“我跟妈妈不回北方的老家了,我下年要在雅安读书,要习惯这里。
你们家里给你们的爸爸寄信的时候,你们可以给我写了信夹在一起寄过来,请你们的爸爸转交给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又会转交给我。这么子,可以省点邮票钱。”
邵子明想起妈妈说的话,搞这一套,有嘛用,小毛孩些,哪里有钱寄信。家里就是条件好点的,肯定也不会让小毛孩浪费。分分钱,也是钱,钱是珍贵的东西。
几个小毛孩点点头,他们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就是林野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邮费的问题。现在提到了,大家就就决定,统一让各家的家长转交。
互换了地址,告辞时,大家还学大人们的行事样子,互相很正式地握握小手…道一句,“再见,信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