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局(一)原来此时已是康熙五年冬天,公元1666年。是时,首辅索尼已死多时,鳌拜与兵部大臣阿思哈交厚,又因满族第一勇士强居辅臣之首。
为争权夺利,和辅臣苏克萨哈早结冤仇。如今白尔赫图战事不利,被鳌拜抓住把柄,要置他于死地。
兵部尚书阿思哈献计:“参苏克萨哈因私废公,保举族弟剿山不利。”鳌拜则说:“仅此一事,恐难以扳倒此老儿。”阿思哈又道:“早闻内宫传言,太皇太后对此老儿早有厌恶之心,鳌公此时上奏,实抛砖引玉,然后我使兵部噶禇哈、图必泰等推波助澜,定能成功。”鳌拜听完说:“这样一来,苏克萨哈定然失势。”次日,鳌拜在太和殿上参奏苏克萨哈任人唯亲,擅自保举族弟白尔赫图剿匪,战事拖延不利,现又被寇所败。
兵部尚书阿思哈随声附和,所有鳌拜党羽尽言苏克萨哈过失。话说此时在辅臣中排名第四的鳌拜在权势上早已超过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
但鳌拜一伙并不满足,他们要名利双收。班布尔善见得鳌拜直言不讳地说:“往日圈地,首辅索尼,次辅苏克萨哈占尽好处,而鳌拜旗下,尽不如意。如今索尼已死,苏克老儿失势,称此时节再行圈地,鳌公旗下诸将岂不感恩戴德,效力于你。”鳌拜本是狂傲火爆之人,知圈地对己有利,遂以河北为例,着手就办。
那知此议一出,竟遭到户部尚书胡纳海、直隶总督朱其昌、直隶巡抚王登连反对,纷纷上奏。
少年天子极为赏识直隶巡抚王登连的折子,有意加封。那知鳌拜竟将三大臣拿问,奏请处斩。
少年天子见到奏折说道:“三大臣上奏无错,特别是巡抚王登连颇有见地,屈居巡抚,实是大材小用,朕有意重用,鳌公反要斩杀,是何用意?”无奈鳌拜性情狂傲,眼空四海,见眼前的娃娃竟敢违拗自己的主意,刹时二目瞪得溜圆,怒视康熙,少年天子一时吓得没了主意。
但终是君臣有别,拘于君臣之理,鳌拜只是恨恨地说道:“别忘了,你尚未亲政。”说罢,走近龙书御案提笔拟旨,边写边说:“臣奉先帝遗诏辅政,当替主代劳。”写罢吩咐左右说:“快办”。
三大臣就此死于非命。再说康熙少年天子,忍不下胸中闷气,下得朝来,将早朝之事告知太皇太后。
哪知太皇太后毫无怒意,只是冷冷地说:“古往今来,朝堂之上有多少不当死者,死于非命。人死如灯灭,不应过于记挂。”康熙忙说:“苏克萨哈失势,鳌拜欺君弄权,失去制约,不利朝廷,我请太皇太后加封苏克萨哈,以防权力推动平衡。”太皇太后说:“不可,鳌拜飞扬跋扈,群臣尽知。而苏克萨哈阴沉老辣,狡诈深沉,人难识破,此二人均有不臣之心,二人行径,一明一暗,切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二虎相争,有利朝廷。”康熙问道:“孙儿为一国之君,当如何处之?”太皇太后说道:“目前虽是党争激烈,但尚未危及皇权,应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康熙又问:“孙儿亲政,又在哪年?”太皇太后答道:“皇上幼冲,双肩稚嫩,我何忍心加以重担。大清江山,自当大清皇帝执掌,但事多往往欲速则不达,切记,切记。”此后圈地之风日甚,几多百姓再次遭殃。
自三大臣处斩后,鳌拜权势更盛,朝臣畏惧。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苏克萨哈虽一进失势,哪能心甘,一日和族弟白尔赫图、子查克旦聚议如何抵挡鳌拜,白尔赫图说:“我独自一人把他杀了!”苏克萨哈忙说:“不成,不成,别说他侍卫如云,单他满州第一巴图鲁的威名也不是你所能抵挡的,此计不妥。”查克旦说:“阿玛何不以退为进,奏请皇上亲政,量他鳌拜凶残,又能如何?”苏克萨哈笑着说:“朝中多势力小人,我首倡亲政,附和者能有几人?”白尔赫图说:“朝中虽有小人,也不乏忠贞之士,你攻我应,兄长可结连三藩一同上奏。”苏克萨哈听完手拍大腿跳了起来:“鳌拜!休说你天下无敌,老夫就是死,也拉你同赴鬼门关。”继苏克萨哈提出请皇上亲政后,诸多大臣也纷纷上奏,康熙自称才疏学浅,尚在年幼,暂不亲政。
奏折虽多,单单不见鳌拜奏章。少年天子问计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反说:“你为天子,怎么办?”天子说:“发动皇亲再上亲政奏折,皇儿只是请辞,等看他鳌拜如何?”太皇太后闻听,拦住康熙双手,微笑着说:“小鹰长大了,它要搏击长空。”就这样臣请君辞,到得1667年农历七月,终于等到群臣全数奏请天子亲政。
康熙御批:“既是朝臣全数奏请,朕实难负群臣众望。”择七月初七亲政,鳌拜只有暗自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