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闻声一惊,自己表弟这事,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这事经不住细想,因为越是细想,自己便是越害怕。
陛下居然知道我那远方表弟的事情,那么,还有其它事情不是陛下知道的吗?
陛下还真是可怕。
今后在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能瞒着陛下!
赵高咽了一口口水,只听扑通一声,他便是跪倒在地,磕头道:“陛下,奴婢有罪!奴婢有罪啊!奴婢不该任人唯亲,请陛下赐罪!”
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摊牌。
不能让陛下秋后算账。
这叫做先下手为强。
赵长青看了一眼跪在地面上的赵高,笑道:“朕没有别的意思,朕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轻易怪罪于你,只是朕听说,高力士这个人很机灵,有几分本事,又是你的表弟,所以朕才想给他这个机会,怎么,你这做兄长的,不愿意?”
赵高不敢抬头看皇帝,他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陛下,奴婢奴婢不该瞒陛下,陛下建立厂卫的初衷,就是要消除国内官员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事情,这任人唯亲,自然也是在规章之内。奴婢真是悔不当初,不该这样做!”
赵长青冷哼一声后,说道:“行了,起来吧,这两日先让高力士熟悉一下宫里的环境,教他一下如何处理宫中的事情,然后择个良日上任吧。朕累了,你下去吧。”
赵高此刻依然还是有点懵逼。
陛下的意思,还执意要让高力士担任这个职位?
他退下了。
然后毫不犹豫的直奔东厂的大本营而去。
找到了自己那八杆子都打不到的远方表弟,质问他道:“高力士,你这几天都做了什么?”
赵高心里实在是没底,好端端的,为什么陛下要让他代替自己担任大内太监总管一职呢?
这个职位就好像是大家族里的官家一样,位高权重。
不少的王公大臣都争先恐后的前来巴结自己。
让高力士担任这个职位?
他能够在后宫里独自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生存下去吗?
更何况,宫里还有很多娘娘在。
高力士被赵高这个问题问的晕头转向。
自己做了什么?
最近能做什么?
往日送来的案卷正在逐渐减少。
自己每天待在厂卫里,除了无所事事就是无所事事,还能做什么?
他说道:“都督,在下最近一直忙于工事,没做什么啊。”
在任职期间,高力士一直都是称呼赵高为都督。
这是规矩,自己可不敢有丝毫逾越。
赵高深呼吸一口气,心道:“陛下是如何知道我这远方表弟的存在呢?”
现在搞清楚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看向高力士,挤出一抹微笑,高声道:“高力士接陛下口谕。”
高力士闻声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口谕?
堪比圣旨啊!
赵高瞪了他一眼。
他连忙回神,跪在地面,说道:“高力士拜接陛下圣谕。”
赵高道:“陛下圣言,封高力士为大内太监总管,着良日上任。”
高力士再度懵逼起来。
赵高将高力士搀扶起来,苦口婆心道:“本都督不知道你是如何入了圣上法眼,但是宫内不比宫外,做任何事情,你都要小心为上,现在咱就带你入宫,学习一些宫里的规矩,下个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到了那一天,你就走马上任吧。”
大内太监总管?
这么大一块馅饼,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这感觉
就像是瞬间从地面升入到云端当中。
俗话是说‘有点儿飘’。
高力士连忙点头谢恩,然后小声向赵高说道:“兄长,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高看了看左右,道:“随我来。”
显而易见,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陛下一定是在厂卫里安插了他自己的人。
不然的话,为什么会知道高力士这个小人物的存在,而且还知道自己和他的关系?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猫腻。
今后不论说什么话,看来都得小心一些了。
高力士跟随赵高来到一处无人的地界。
赵高才向他说道:“今日陛下召我进宫,说是想让你做太监总管,这不是一件好事。”
高力士心里一咯噔,连忙道:“兄长的意思是?”
赵高道:“你可将我们的关系说给别人听了?”
高力士摇了摇头,道:“为了避嫌,小弟与兄长的关系,厂卫之中,没有任何人知道。”
赵高闻声皱了皱眉头,道:“那就奇怪了,陛下居然知道你我二人的关系,而且点名让你做太监总管,恐怕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细思恐极,高力士有些害怕了。
赵高道:“不管怎么样,陛下口谕在先,这太监总管一职,你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在宫里当哥哥的不能时常照顾你,你要自己多留个心眼,宫里的谁都可以得罪,但是唯有那些后宫嫔妃和皇亲国戚们,你要敬而远之,否则有朝一日,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说完这句话,赵高便是带着高力士进宫了。
一路上,二人都在揣摩圣意。
他们实在是不明白,陛下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的用意,真的是越来越难揣摩了。
圣威难测啊!
渊深似海啊!
今后一定要更加为陛下努力卖命才行,以报答陛下恩德,否则,恐怕随时会有大祸临头啊!
宣政殿中。
赵长青在处理政务。
近日以来的奏折,基本上都和楚国有关。
虽然说疆域已经划分,但是都派谁去管理,却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此刻,长林王、诸葛亮、五虎大将军等,都在宣政殿中。
赵长青的眼神看向他们,最终停留在赵长林身上,犹豫了一番,说道:“楚国这么大一块地盘,需要人才去管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更需要军队的驻扎,朕思虑再三,觉得这个人选,非九弟莫属。
朕给你三十万大军,今后便常驻楚国,也就是现在的三州九道之地,你这三十万大军不属于地方上的守备军,朕再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好好的将三州九道的政务妥善处理一下。”
这是一个大摊子,赵长青交给谁都不放心,唯有交给自己的本家弟弟,才能稍微换一些心安。
赵长林知道这一点,于是欣然领命。
虽说楚国的问题难解决,但也并非无法解决,更何况自己还有三十万长林军在手,只要日子久了,楚国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赵长青总是觉得对于楚国还有哪一点做的不是很到位,但总是想不通透这一点。
兴许是看到陛下眼神里泛起的疑惑,诸葛亮站出来了,众人只听他开口说道:“陛下,是否要在楚国设置陪都?像是六部的官员一律外陪都配备,这样的话,处理起来楚国的事情,就没有这么复杂了。而且到时候楚国当地百姓科举,还可以在当地直接殿试,殿试选拔出来的人,在来洛阳进宫面圣,您看这样如何?”
赵长青皱了皱眉头,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赵长林的权利就更大了。
他不放心,于是否决了诸葛亮的建议,说道:“不用这么麻烦,楚国当地的读书人参加科举准备入仕之时,全部来洛阳,备两个科场,一个是魏国读书人殿试的考场,一个是专门为楚国当地读书人准备的考场,选用才能,唯才是举,这一点,朕不会偏袒任何人的。”
众人心里都清楚,楚国存在的隐患,不光只有这一点。
赵长青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朕打算在派霍去病前往楚国,负责征兵训兵一事,至于在楚国当地征收多少人马,到时候朕会给霍去病讲的,在楚国所征兵到的人马,一律囤聚于边境,不负责楚国内部事务,三州九道的内部事务,还是要靠九弟以及麾下的长林军多多效力才行。”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防患于未然的计谋。
这样一来,完全就将赵长林作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事实上,赵长林也不会去做这样的傻事。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即使是谋反了,也不可能是自己兄长的对手,反而还落下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头,倒不如在其麾下好好效力,争取将来能搏一片贤王的美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