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杨影?”白面书生说。
“嗯…”杨影用手背抹抹脸上的泪,问,“你是?”
“杨希圣朋友,”白面书生上下瞅了瞅杨影,发现她和杨希圣描述的一样。
“找我有事?”杨影见他打量自己,谨慎的把衣服领向上提了提。
“杨希圣让我把信交给你,”白面书生边说边拿出一封信,信封上还用蜡泪封过,显示没拆过封。
白面书生把信递给了杨影。
“嗯?”杨影接过信,一脸疑问。
“希圣觉得他会死,所以有话和你说,他怕来不及给你说,就提前写好了信,”白面书生解释。
听完他解释,杨影点点头。她边点头边拆信,然后看到的字。
那是杨希圣鳖爬爬一样的字:
亲,我觉得我会死。
如果我死了,不要为我报仇,更不要打着为我报仇的名义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不想在死后连累你。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么做了,我还不起。所以,找你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好好生活下去吧。
这是个可以用莫须有罪名处死我世界,我死并不是你的错,所以不要自责。
永别啦(〃'▽'〃)
爱你的杨希圣
杨影看完信,再次大哭。她哭了好久,才停下来。她停下来时,白面书生递给她一块手帕。杨影用手帕擦擦眼泪,问白面书生:“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我会为杨希圣报仇的,”白面书生说,同时两眼无神的看向一边。
“可是害死他的是当朝宰相啊?”杨影觉得他在说胡话,但当她看到白面书生坚定的眼神时,她不在说话。
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眼神。——杨影
白面书生是杨宪。
杨宪听到好朋友死的那一刹那,觉得,天都塌了。
杨希圣是杨宪好朋友,是杨宪从小玩到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杨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宪小时候无忧无虑,想说啥说啥想做啥做啥,他表现出的样子,就是他真实的样子。杨宪长大以后,不得不说别人喜欢的话做别人喜欢的事,他表现出来的,不在是真实的自己。
杨宪并不喜欢长大的自己。
杨宪喜欢杨希圣面前的自己。只有在杨希圣面前,他才能做回自己。只有在杨希圣面前,他才能想说啥说啥想做啥做啥。只有在杨希圣面前,他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
杨希圣死了,真实的自己也死了。
如果不能按自己心意活着,那活着的人,还是我吗?——杨宪
杨宪决定报仇!为杨希圣报仇!
报仇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弄死李善长。
弄死李善长的第一步,说他坏话。
即便说李善长坏话,也要有凭有据,杨宪是一个诚实的人,不喜欢无中生有中伤人。
不喜欢的中伤的杨宪决定,跟踪李善长。
他跟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找到凭据。李善长作为从朱元璋看门时就跟他混的老人,能活到现在,并非浪得虚名。他做事滴水不漏,即便喝碗水,也会把水喝干净,以免落得“浪费”罪名。
杨宪,找不抓到李善长把柄。
找不到把柄的杨宪本来想放弃,但他想到私塾老师对自己说过的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于是重燃斗志重新振作起来。
重新振作起来的杨宪,抓到了李善长把柄。
有一天李善长去宜春院,他前脚刚进,杨宪后脚就跟了过来。
杨宪不是来抓李善长的,他是来逛宜春院的。由于长时间抓不到李善长把柄,杨宪十分郁闷,十分郁闷的杨宪就到宜春院想发泄一下。
他到宜春院发泄的时候,遇到了李善长。
特破铁屑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杨宪
遇到李善长的那一刹那,杨宪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二话不说拔腿就跑,跑到朱元璋面前向他告状。
“李善长去宜春院泡妞了!”杨宪见到朱元璋,大声说。
朱元璋刚从外面回来,一回来就碰见杨宪大声说李善长泡妞,他当时就流了一把汗。
他刚才也出门泡妞了。
朱元璋在应天生活十分郁闷,他虽然是老大,但却是个不自由的老大。在小弟面前,他必须装成没有七情六欲的正经人。
只有正经人,才能统领不正经的小弟。
如果老大和我们一样不正经,他凭什么做老大!——朱元璋小弟
虽然小弟这样说,但朱元璋其实是一个不正经的人。他和小弟们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他和小弟一样,困了想睡觉饿了想吃饭,吃饱了还会想女人。
他和小弟一样,是普通人。
由于要装不普通的人,由于长时间不睡觉不吃饭不玩女人,朱元璋快疯了。为了不疯掉,他每天晚上泡宜春院。
于是他做回了真实的自己。
在宜春院的朱元璋,想说啥说啥想做啥做啥,他表现出的样子,就是他真实的样子。他把他白天伪装所受到的压力,全部宣泄了出来。
宣泄过的朱元璋,觉得自己可以继续做正经人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白天的朱元璋,再次一本正经正气浩然。
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在白天坚持,是因为晚上常去宜春院。
杨宪告李善长的时候,朱元璋刚好从宜春院回来。
“知道了,”朱元璋淡淡的回答。
他的“淡淡”,惊呆了杨宪。
杨宪愣了,他想过朱元璋的反应但没想过他会这样反应。在这个国家,去宜春院可是大罪。由于是大罪,杨宪每次去都谨小慎微,以免被人抓到把柄。
于是没人抓到杨宪把柄。
别人抓不到杨宪把柄,杨宪抓到了别人把柄。
杨宪李善长去了宜春院。
杨宪打算向朱元璋汇报,为避免自己牵连进去,他还想好了借口。如果朱元璋问自己“你怎么在宜春院门口?”自己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朱元璋继续问,自己就回答“为了找到李丞相(李善长时任明朝左丞相)的违法犯罪事实,我愿意牺牲自己!”
借口很好,但没派上用场。当杨宪慷慨激昂的怒斥李善长泡宜春院时,朱元璋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
·“朱元璋开始时是不讨厌李善长的。李善长开始时很弱小,威胁不到自己存在。但他后来拉了很多人做官,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自己在朝堂说一句话,大臣不是看自己脸色而是看李善长脸色”的地步。
这就很不爽了,哪一天李善长把自己干掉,他们都不会吭一声。
请看下集《朱元璋、李善长杨宪制造了一个政坛旋涡,最后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