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飘到武昌,还飘过了。还是张定边小弟机灵,拉了拉在船舱睡着的张必先:“老大老大,过了过了。”
“嗯,嗯嗯,”张必先睡眼惺忪。他本打算一路飘到上海县(今上海),然后消失掉,没想到计划进行了一半,被张定边小弟打断。
“嗯哼…”张定边极不情愿的抛下锚停下船,停在武昌下游的洪山乡。
洪山是武昌县下属乡,两者挨着,亲如骨肉。
洪山张必先和武昌的朱元璋小弟不是骨肉,他们势不两立。势不两立的张必先决定,先睡一觉。
他这一睡,就是一个月。期间朱元璋小弟在门前大呼小叫,张必先嫌聒噪,把他们一个个捉住,绑起来,砍掉四肢,扔长江喂王八。必先虽然自私自利,但非常能打,人称“泼张”,当年在湖北黄蓬镇(张定边陈友谅和他结拜的地方)也是一霸。不过这段描述里有个误区,就是“自私”。
——科学大百科!
自古以来,人们把只为自己着想的行为想法称为“自私”,通过对“自私”的否定劝导人们关爱他人。这种初衷是好的,但它在使用中逐渐走向极端,以至于把任何为自己着想的行为想法都称为“自私”,任何为自己着想的想法行为都不对。
但这种判断真的对吗?人不应该为自己着想吗?
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用自然科学的一个规律把它说清楚。
规律是趋利避害。
我们上初中时学习过草履虫实验,可以对这个规律做出生动解释:把一颗盐放在培养皿里,草履虫会自觉地远离它,这个规律叫“趋利避害”。
生命面临两个选择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个,是为趋利避害规律。——《自然科学价值观》。
可以说,生命正是在不断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中生存下来的,从太古以来,从未改变。单细胞这样,人也是。
人面临两个选择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个,这不是传统所说的“自私”,而是遵从趋利避害规律的反应。
这是对的。
趋利避害是对的,所以人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对的。
对问题的详细探讨,参见篇末大论文《自然科学价值观》!——
正因为“泼张”能打,不会拖自己后腿还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他所能及的帮助,张定边陈友谅才和他结拜。这是人之常情,但传统和现代对这种常情分别做出了不同评价,传统认为他们自私自利是错的,现代认为他们为自己着想符合趋利避害规律是对的。
怎么办?
好办。
人们用自然科学才能对生活做出准确判断,所以他俩做法是对的。
换做别人,也会和能打的“泼张”交往,至于为啥,现在说清楚。
先做出假设,张定边陈友谅如果和比自己弱得多的人结拜,那么以后自己就会帮助他。按照平等定律,一个人帮别人多少,别人就要回报多少,但弱者不能回报张定边陈友谅的帮助,所以规律不成立,所以张定边陈友谅不会和弱者结拜。
平等规律也能解释张必先的行为。
虽然贪生怕死,但必先去救张定边和陈友谅儿子,人们一般把这种事叫“义气”,现在还是用自然科学把它说清楚。
从内心来说,张必先不想救援武昌,因为去救援就要和朱元璋打。大哥(张定边)二哥(陈友谅)都打不过朱元璋更别说自己了,所以这算鸡蛋碰石头——找死而已。
但张必先最后还是去救了,纠结吗?不纠结。因为张定边陈友谅曾为自己两肋插刀,出于回报,自己也要为对方抛头颅洒热血,这不是“义气”而是“平等”,等价交换。
当然,对这些问题的详细探讨,还是篇末论文《自然科学价值观》说的比较全。
听说兄弟被喂了王八,朱元璋放下抱在怀里的小妾,火速从应天赶过来。刚到这儿他就让常遇春偷袭,趁张必先睡觉时把他一举拿下。
于是常遇春在一月黑风高夜把张必先一举拿下。
白天都没人怼得过他,更别说晚上了。
遇春之前能搞定张定边,但他不搞,原因在朱元璋。
朱元璋不在身边。
说起来小朋友的精力有限,都要用到刀刃上。遇春正是把所有精力用到朱元璋眼皮底下,才奠定了大明帝国第一先锋地位。
常遇春是为朱元璋服务的。
和他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傅友德。傅友德自小受凌辱,生于乱世命如草芥,所以长大以后他发誓,把小朋友们从水深火热的乱世救出来。为实现目标,他在小朋友们遇到危难时特别卖力,时刻冲锋在第一线。真到了已经脱离水深火热的朱元璋跟前,他反而没那么积极。
精力都用在为小朋友服务上了。
傅友德是为小朋友服务。
由于傅友德非常不上道非常不懂中国传统,所以尽管全身带疤,却只能做万年老二。
该死的不是阿谀奉承的常遇春,而是把阿谀奉承当正道的传统。
不管过程咋样总之现在把张必先捉到了,朱元璋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到武昌城前面。
“想死还是想活。?”朱元璋对张必先说。
出来混,一般都想活,张必先说:“想活。”
“那好,”朱元璋伸出小拇指指了指城头的张定边陈理,“让他们投降,就不杀你。”
他话音刚落,张必先就对城头喊:“大哥,二哥他儿!你们投降吧,投降不杀。”
张定边气得昏死。
说起来武昌小朋友依赖张必先,看到他被捉了小朋友们士气低落。张定边以为张必先是来打气的,在他生命最后时刻来鼓舞大家坚持下去,没想到他来了这么一句。
我看错你了!——张定边
张定边昏死了几天,活了过来。活过来的他发现,陈理两眼亮晶晶的看着自己。
“我们投降吧,”陈理说。
定边再次昏死。
他昏死时候,陈理坦胸露乳在背上背一荆条,出门投降了。陈友谅曾让陈理苦读古书学以致用,陈理不负期望学习了子婴投降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