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荐)
——————————————————————
第二天,提督李如松命令蓟镇参将都指挥使吴唯忠率领本部蓟镇左营三千步兵和蓟镇右营游击将军钱世祯所部一千枪骑兵,共四千兵马,作为先头部队开往安州城待命。【高品质更新】一同前往的还有神机营参将骆尚荣、蓟镇左营游击将军王必迪等几位戚家军旧将。
先头部队代表的是大明朝的脸面,它的表现好坏,直接影响明军的国际形象。所以需要对先头部队进行严格约束,不得扰民。蓟镇卫军是戚家军的老底子,军纪严苛,军容整肃,军械先进,士兵勇敢,战力强悍。这一点,任何一支入朝明军都无法相比。
李如松原本想让辽东兵做先头部队,可自家事自家清楚,手底下这帮家伙战斗力很强,可纪律性也出奇的差。这支军队从老爹拉起来,靠的就是插香头拜把子,有财大家发,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人家跟你来,就是为了捞军功发横财。现在去掉兄弟情分,用军纪约束,不让士兵扰民发财,军兵立马就会翻脸,不认自己这个老大。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勉为其难的把出风头的先锋位置让给蓟镇兵马。
要弄明白李如松为何将大军向安州城集结,就要从朝鲜王国的地理以及整个战局说起。
朝鲜王国位于稍显S形的南北走向的狭长的朝鲜半岛,是个多山国家,半岛百分之八十都是崇山峻岭。整个王国共分八道(相当于明清的省级行政区划),西海岸由南向北依次是全罗道、忠清道、京畿道、黄海道、平安道,东海岸由南向北依次是尚庆道、江原道、咸镜道。由于受大明朝地缘政治影响,西海岸人口密集,经济和交通都较发达。比如汉城、开城、平壤三都城市都位于西海岸附近。
侵朝倭寇共有九个军团近十六万人,经过八个多月的推进,已经侵占除最靠近大明朝的平安北道少部分地区以外所有地域。为控制这些地区,倭寇大军分据各地。
其中,第一军军团长小西行长率18700人占据以平壤为中心的平安道大部,第二军军团长加藤清正率22800人占据咸镜道,第三军军团长黑田长政率11000人占据黄海道,第四军军团长岛津义弘率14000人占据江原道,第五军军团长福岛正则率25000人占据忠清道,第六军军团长小早川隆景率15700人占据全罗道,第七军军团长毛利辉元率30000人占据尚庆道,侵朝总指挥兼第八军军团长宇喜多秀家率10000人坐镇京畿道,第九军军团长丰臣秀胜作为预备队率11500人驻扎壹岐岛。另外,九鬼嘉隆等六位海军将领率领海军舰船及7000水兵游弋对马海峡,保护海上补给运输线。
侵朝倭寇刚经历国内战乱,士兵久经战阵,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装备完整,战斗力非常强大。但因兵力分撒,面对四万援朝明军和一万朝鲜残军,已构不成局部兵力优势。
宋应昌在大军入朝前,就根据朝鲜地理和倭寇占领军分布情况,制订了一套详尽的作战计划。陆地以平安道为依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从朝鲜西部地区向南次第推进,逐个消灭倭寇有生力量,收复重要城市和主要经济区。同时,利用大明朝优于倭国的水师取得制海权,切断倭寇与本岛的联系和补给。等到力量发生对比,倭寇陷入绝境,再来个瓮中捉鳖,决一死战。
为完成上述总体作战计划,援朝明军第一个作战目标,就是攻克距离义州城最近的朝鲜半岛西北部重镇平壤。李如松接过宋应昌的指挥权后,最初并没改变这一总体作战计划。
安州城位于平壤东北部,清川江北岸,距离平壤只有130里,是连接义州城和平壤的交通要道,既是阻止倭寇进犯义州城的屏障,又是进军平壤的桥头堡。大明军队进入朝鲜,就开始向安州城集结。
作为先头部队,负有探查敌方军情之责。作为久经战场考验的领兵将领,吴唯忠不可能完全相信朝鲜提供的情报,需要派人深入前敌探查倭寇布防。这一任务自然落到适应朝鲜寒冷气候的骑兵营游骑小队身上。
————————————————————————————
“终于将活计干完了,要是回去的早,还能赶上吃年夜饭。”刚刚钻入一片茂密松林与表哥汇合的潘兴旺跺着脚,透过松枝看向落到西边的太阳。
“把平壤城西部外围倭寇的防守分布情况都探查清楚了?”
“是的,咱当探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点小事还能含糊。”潘兴旺自信的说道。
“好,你这就带两个弟兄,把咱探查的军情连夜送回安州。”
听了潘兴汉的话,潘兴旺挑了挑满是冰霜的睫毛,“已完成上官交给咱的使命,为何还分开,不一起回去复命?”
“小鬼子也学咱老祖宗过大年,我带几个弟兄去他们军营附近溜达溜达,高兴了就放放鞭炮,给倭寇过个热闹年,弄不好还能混顿吃喝。”潘兴汉对此非常自信。
“这,这,表哥,你也忒大胆了吧,万一把倭寇惹毛了,咋脱身?”潘兴旺浑身透着担忧。
“还信不过表哥?咱啥时做过没把握的事!少啰嗦,赶紧的走路。”潘兴汉瞪起了眼珠子。
潘兴汉做出的决定不容更改。素知表哥脾气的潘兴旺只好叮嘱一番,从游骑小队点出两个探子,跨上战马出发。
待夜幕降临,留下两个看护马匹的兵丁,潘兴汉带着二十余个披着白色披风的游骑兵,钻出藏身的松林,趟着没膝的积雪,翻过一道山梁,顶着呼啸的白毛风向平壤北城摸去。北城没有别的建筑,只有一个独立的山峰—牡丹峰。
“噗通。”正在向陡峭的牡丹峰上爬的一个兵丁不见了踪影。潘兴汉赶紧顺着掉落的雪窟窿钻了进去。
“真倒霉,掉地羊洞了。”兵丁往外吐着灌入嘴里的积雪,坐在地洞嘟嘟囔囔的咒骂。
看着钻进来的暗道,潘兴汉心说,小鬼子战法还真***先进。这哪是地羊挖的地穴,简直就是近代军事战壕。战壕一人深,两人宽,用木板棚顶,上面盖着浮土和积雪,不靠近根本发现不了。战壕每隔几步,就有一处发射火枪或者射箭的暗孔。
“真来对了,走,上去看看。”潘兴汉对纷纷跳下来的探子挥挥手,拔出战刀,带着探子沿战壕悄悄向山顶摸去。
正值年关,山顶没有一个值夜的倭寇。潘兴汉让探兵留在战壕入口,自己借着夜幕掩护,像幽灵一般探查起山顶的军事设施。
山顶四周用条石垒成厚厚的防御墙。其间建有乙密台、最胜台等数个石质碉堡,各个碉堡之间建有无数防御垛口,每个垛口都设有火炮和火枪的射击孔。
正如预料的那样,驻扎在山顶的倭寇都聚集在中心堡垒里过年狂欢。将山顶防御探查清楚,潘兴汉回到战壕入口,“你、你、还有你们三个,跟我埋汰埋汰小鬼子,其余的原地接应。”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守在山顶中心主堡垒门口的两个倭寇,看到迎面走来的几个白衣人,用谁也听不懂的倭语喝问。
“八嘎呀路,要西,米西米西。”潘兴汉将电影中学来的仅有几句东洋话一股脑的出溜出来。
两个倭寇被潘兴汉这番鬼话给蒙住了,大眼瞪小眼互看同伴,意思大概是,这位又骂人又夸人,还想吃饭,思维混乱,是不是压力过大犯了疯病。压根没想会是敌人。
就在哨兵愣神之际,潘兴汉快速走到近前,举起左手拍了拍对方肩膀,露出邪异的微笑,遮在袖口的右手军匕无声无息的攮进胸部。另一倭寇看到同伴的异样,刚要抽刀,却被后边跟上的兵丁乱刃穿身。
砍下头颅,用倭寇军服擦拭干净军匕,潘兴汉低低说道:“火熏地羊。”
五个游骑兵都是山里土里长大的农家娃,自然明白意思,麻利的搬运倭寇放在山顶用于取暖的柴草,将其堆在主碉堡石门口。一把火点着。“撤。”
游骑兵侦查小队回到安州城,已到大年初一早晨。潘兴汉顾不上疲惫困倦,来到蓟镇卫军都指挥使的大帐,向参将吴唯忠汇报侦查情况。
军帐里除了吴唯忠、王必迪、钱世祯、叶邦荣等几位蓟镇将领以外,还有神机营参将骆尚荣。嘘寒问暖客套一番以后,潘兴汉将侦缉结果汇报给在座的各位将领。
吴唯忠将军待汇报完的潘兴汉走后,眉头紧缩,“兴汉打探的军情与朝鲜人给我们提供的情报完全不同。朝鲜人说,驻守平壤的小西行长完全不知我大明军已开入朝鲜,所以他的兵力仍分散在平安南道各个城市,平壤只有区区一千人防守。可从现在情况看,不但他已得知我们入朝,并且在平壤做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是啊,从倭寇集结兵力的时间上看,我们腊月二十五入朝,小西行长腊月二十六就将分散各地的军队全部收缩回去,甚至连与平壤倚为犄角的顺安小城也放弃防守,并且在城外的几个制高点增加防守兵力。要说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巧合的集结时间,朝鲜人发现不了,打死我也不相信。”骆尚荣说道。
“不是朝鲜人没发现,而是没给我们提供准确情报。相反,倭寇却得到了我大明军入朝确切时间。看来这里有猫腻,有些朝鲜人不喜欢我们进入他们地盘,想让我们和倭寇死拼硬碰。”一个负责情报的锦衣卫镇抚使提醒道。
“倭寇将平壤外围的各个制高点都增加了防守兵力,在攻城前,一定要全部拔除,特别是牡丹峰。”钱世祯指着军事地图上城西的药山、大兴山,城东的木觅山,城北的牡丹峰等各处山峰说道。
“火速派人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宋应昌经略和李如松提督。并建议立即对平壤展开攻击,否则,等分散其他各道的倭寇赶过来增援,我们局部兵力优势就会失去。那样就不是我们进攻平壤,而是他们出来追着我们打了。”吴唯忠听了各位将领的意见立刻做出决定。
大明火枪兵16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