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4章周王殿下的狗粮
李毅最近又变得有点忙起来了,虽然放了授衣假,但是话剧这方面的事情不亲自盯着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李毅也要亲自出演梁山伯,让公孙大娘女扮男装来演,他不是没想过,但李毅本来就很想演男主角,又一想到女主角是武曌,总觉得还是自己来演比较合适啊。
教公孙大娘的五线谱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毕竟五线谱本身就不是很难的东西,虽然蝌蚪符号,还有节拍这种东西,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乍一接触会有点不适应,但是公孙大娘本身乐感就相当逆天,李毅稍微讲解一下,打了几个拍子就学会了。
在公孙大娘学会了五线谱之后,就可以花时间来将五线谱对应到古筝相应的指法上,确定了指法之后,就可以根据指法来反推出《梁祝》的五线谱了。
当然了,光是秦筝独奏的《梁祝》并不是李毅心目里的最佳音乐,一首好听的歌曲,可不仅仅是秦筝一把乐器就可以的,其他的乐器也要一同加入进来,合奏一曲。相信有了五线谱的帮助下,倒不会像李毅之前在飞燕楼听的那一首杂乱无章的曲子了。
不过李毅是个懒人,教会了公孙大娘之后,剩下的那些弹奏乐器的优伶们,李毅是不管的,反正公孙大娘已经正式成为了自己的音乐总监了,协调话剧音乐的问题不就是应该音乐总监来管的吗?
李毅管话剧表演都有点分身乏术了呢。
现在的优伶们表演的时候,都会涂抹上相当厚重的白色妆容。
将那种凉凉的、粘粘的白色颜料刷在脖子和脸上,然后扑上粉,想象一下的话,大概就像是日本人的艺伎脸上涂抹的那种妆容,当然了区别还是有一点的,毕竟日本人当年也是学习大唐的文化,艺伎脸上的妆容就是从这里学来的,一千多年的发展,多少会有点变化的,比如大唐的优伶是不会涂黑自己的牙齿的,顶多把脸擦的白白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以前南方的土人(那些土人已经被汉人灭了,名字都没有)才会涂黑牙齿,《楚辞·招魂》说到:“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就是记载南方的土人涂黑牙齿的事情。
李毅是不打算这样子打扮来表演话剧的,说到话剧,那就必须要用近乎真实的场景布置,巧妙的灯光特效,已及音乐这些硬件条件的互相搭配,再加上演员自身的演技和台词来作为重点。
本来就是近乎写实的话剧,如果涂抹成那样不就是唱大戏了吗,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对于李毅所提倡出来的表演手法,这些优伶包括武曌,都是没有见过的,大家都可以说是从头学起。
其他的优伶们姑且不论,就武曌而言,实在是演戏的一把好手,只要稍微讲解一下,甚至都没说自我代入感,武曌就很快进入了角色,将李毅心目中的祝英台这个角色演得真是入木三分。
让李毅都觉得有点吃力,感觉快跟不上武曌的步伐了。
总之,这段时间里,李毅就在一边指导公孙大娘的音乐,一边和武曌排练话剧,对于话剧之外的事情那是充耳不闻。
他这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要紧,但是外面就炸了。
这几天坊间的纨绔们谈论的最多的是什么?关键名绝对是周王殿下,武家二娘,公孙大家这三个了。
一边是剑舞名满长安的公孙大娘,一边是仪容举止美艳出名的武家二娘,两位美女这几天可是天天都陪着周王殿下呢!从早到晚!
根据长乐坊里传出来的消息说,周王殿下常常一整个上午都坐在公孙大娘的身边,两人靠在一起,时而抚琴,时而互望,含情脉脉,然后又一整个下午和武家小娘子你侬我侬,情意绵绵……
哇,这就太过分了啊!
说好的喊公孙大娘一起演话剧的呢?怎么变成耳鬓厮磨,谈情说爱了啊!有武家小娘子难道还不够吗?武家小娘子最近是长得越来越标致了,在长安也是名声大噪!怎么当年就没先下手为强呢?多少纨绔那是悔的自家大门都踢通了。
那些花魁跟她们比起来那真的就跟狗屎一样了啊,你堂堂周王殿下一个人霸占两个有点说不过去了啊!虽然心里嫉妒,但是你能说什么呢?对方可是皇子啊!这把狗粮洒下来,不吃也得吃!
不过纨绔们转念想想,这也怪不了周王殿下,公孙大娘是自己这边成群结队给推过去的,最主要的是周王殿下写了一个好看到不行的剧本,就把公孙大娘勾过去了,他们之中谁能有这本事?别说勾了,就连公孙大娘的面都见不着!
武家小娘子是人家周王殿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三言两语之间,打的武家三兄弟那是满地找牙,英雄救美之后抱得美人归,那是标准结局,他们能办到?可拉倒吧,一个个都在吃喝玩乐,别说英雄救美了,不去主动祸害人家小姑娘,都是人家天天烧高香了。
得了,这么一想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光干瞪着眼睛,天天看着公孙大娘的马车还有武家小娘子前往长乐坊,去和周王殿下继续耳鬓厮磨,看多了也是徒增悲伤,还是去听书阁听说书吧,等一下,去听书阁好像也是给周王殿下送钱的啊,这钱送过去了,他不还得花两个如花似玉的美眷身上?
但是听书阁的《倚天屠龙记》出了最新一回,不赶紧去听还不得急死人?听完一回,还必须要听第二回回味一下剧情,听着说书还不得喝点小酒,吃点小菜……哎呦,心好痛啊。
其实他们倒真的是误会了,李毅很纯洁的,演话剧,教五线谱,哪有那么多的龌龊想法啊,所以说谣言不可传不可听不可信啊。
和公孙大娘那是凑得近了一些,不然说话哪听得见啊,五线谱又那么多符号,难道每次都写完了递过去?累不累啊,至于相视而笑什么的,那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吗!顶多是微笑着听着公孙大娘抚琴确认音阶之类的问题,难道这也叫相视而笑?
再说了,武曌也经常会进来一起学五线谱,常常就是往他和公孙大娘中间一坐,根本不存在和公孙大娘日日耳鬓厮磨这种事情,倒是武曌对乐律竟然也感兴趣这让李毅感觉很新奇呢。
跟武曌那更是冤枉了,什么你侬我侬情意绵绵的,那不是演话剧需要吗,梁山伯和祝英台,那剧本里,他们之间就是那种亲密关系,难道还要表演的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来?至于武曌脸红什么的,那祝英台作为女孩子,女扮男装的和梁山伯在一起生活在书院,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学在一起,脸红什么的,可以理解吗!真实还原人物完全没有问题的啊!
李毅很冤枉,心里苦,他不说。
让付二去准备的道具,这段时间也还算进展顺利,移动的场幕板下面装了两木头轮子,两个人一前一后推拉着就能带走了,这当然是付二的弟弟付四做的。
原本李毅是拜托皇宫里的画师帮忙画背景板的,等画师画好了,拿到手一看,那种敦煌莫高窟壁画一样的风格让李毅心头一紧,算了,自己画吧。
李毅本身也学过点绘画,虽然不说特别专精,但是画个背景板还是没问题的,大唐的颜料实际上在颜色方面和现代相差无几,甚至于还多了血红,朱砂等,当然了,制作的工艺绝对是不相同的,多用的原料是矿物,动物血液还有植物液汁等。
就这样白天忙话剧排练音乐指导,晚上忙着画背景板,李毅为了这一出话剧,那真是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还要管理道具,服装,人员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又当话剧男主角,又当总导演,又当画师还要当全盘统筹,这真的不是人干的事了。
李二终究还是知道了李毅排练话剧,并且准备自己上场演男主角的事情了,李毅虽然知道金吾卫里面有二五仔,但是没想到竟然二五仔到这种程度,连男主角这种名词都给李二解释了,想必剧本应该都是看过的了。
不过李二最近很高兴,因为今年,基本上是天下太平,除了某些地区旱涝蝗灾,只能吃其他地方调运的救济粮外,大唐百姓基本上还是丰衣足食,户籍人口又有所增加,国家收入勇创新高,对外用兵方面,大唐天军又一次的横扫草原,远踏漠北,将有些死灰复燃迹象的东突厥又给摁趴下来,临近十月,大唐即将迎来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就是现在都已经陆陆续续的有朝贡国抵达长安了,他登基十年,文治武功可比秦皇汉武,朝堂上那是马屁拍的啪啪啪响,就连魏征都不怎么骂他了,你说能不高兴吗?
不过对于李毅排练话剧的事情,李二还是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李毅当即袖子一抹脸,哽咽表达自己这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万国来朝的盛况做娱乐节目的准备呢,他打算写一个《秦王破阵》的话剧剧本,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万国来朝,朝贡盛宴上,演一出《秦王破阵》的话剧,也让那些蛮夷们见识一下父皇当年的英勇事迹。
李毅当然是给自己找的理由,先不说自己一个十岁的男孩写的《秦王破阵》的剧本,根本没可能被用在大朝贡这种国事场合上,就算自己是皇子也没有可能,但是这不妨碍他把这个拿来当做理由啊,李二最喜欢什么?
最喜欢别人拍他马屁!
李渊当皇帝的时候,他还是秦王那会,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大唐政权,就有拍须溜马的人改了唐初的军歌,写词道:“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李二对于这样的马屁当然很受用,后来甚至亲自设计了《秦王破阵乐舞图》,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模仿表演出他征战沙场的英姿。
这就是《秦王破阵乐》的来历,现在每年大朝会、大朝贡什么的,或者重要的盛会上,都会拿出来表演一下,在大唐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乐舞了。甚至于唐三藏取经的时候,天竺的国王还问唐三藏《秦王破阵乐》是歌颂谁的呢?让遥远的天竺都能够知道《秦王破阵乐》,李世民这一手自己拍自己马屁的功夫,到这种程度,也算是没谁了。
可惜的是现代的华夏已经遗失了《秦王破阵乐》的谱子,倒是日本保留了完整的五弦琵琶谱、琵琶谱、筝谱、筚篥谱、笛谱等等,让人唏嘘不已。
李毅哽咽涕零的表示要排练一出《秦王破阵》的话剧,好在万国面前歌颂父皇的英明神武,这是什么?这是孝心啊!大大的孝心啊!
李二很欣慰,就算知道李毅的话剧想法多半没可能实现,但能有这份心在这里,还是孩子的李毅,只是演个《梁祝》话剧也没什么嘛,更何况这是为了还没出来的《秦王破阵》话剧做经验准备!虽然做法稍微有点不符合礼制,但也不是不可以通融的吗!
更何况李二看了《梁祝》的剧本之后,那可是相当满意的,没想到自己以前那个傻傻的儿子,现在竟然能有这种本事了,虽然写传奇话本是小道,但那也终究是文人啊!李二对于李毅打算写的《秦王破阵》剧本很期待,高兴的勉励李毅几句,又说了大朝贡上表演的事情还有待商榷之后,看了剧本再说,就放他走了。
至于《梁祝》话剧的事情,那当然是默认不管了!李毅从大兴宫太极殿里出来,袖子里的洋葱找地方一扔,搞定,就是多了一个写《秦王破阵》的剧本的任务而已,至于帮着排练?
拉倒吧,写剧本就是极限了,排练这种事情,让教坊拿着剧本慢慢研究去,能不能在大朝贡上用到都还两说呢,拍马屁还真要拍全套啊,那不累死了。
把后顾之忧给彻底解决,《梁祝》的编排也准备的七七八八了,九月末,也在紧锣密鼓的忙碌之中正式来到了。
。中文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