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快把他请进来(1 / 1)

第232章 快把他请进来

大唐建立后,李渊就出台了新的货币政策,武德四年七月,他“废掉了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与此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黄金就是金属货币之一,并且还是其中最贵重的那一种,但是由于黄金的珍贵和难得,所以除了少数大家族拥有之外,普通人根本是连见都见不到。

正因为这样,黄金这种货币反而成了一种装饰品。

若是能有一座金矿,那可就发财了啊,最重要是,李承乾一直想改变大唐的货币制度,等把金矿提炼出来后,他就能动手这件事了。

还在乐呵呵做着发财美梦的时候,一个护卫突然跑进来,恭敬道:“殿下,外面有个叫王玄策的人找您。”

“啥?”

李承乾瞪大眼睛,惊讶道:“你说他叫王玄策?”

“是的殿下,除了王玄策之外,还有三十几个随从!”

“哈哈,好,快把他请进来!”

李承乾笑眯眯的说道。

啊,不知不觉,又到了这位友善外交官出使外国的日子。

这次,他一如既往,将大唐对每一位国家的友善,带给天竺。

很快,皮肤有些黝黑的王玄策走进黔王府前堂,在他身旁,还跟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

“下官王玄策…”

“下官蒋师仁…”

“参见殿下!”

两人躬身恭敬行礼。

李承乾打量着二人,笑道:“二位不必多礼!这次到黔州,所谓何事啊?”

王玄策挺直腰杆,说道:“回殿下,下官是封魏王殿下之令,前往出使天竺,路过黔州时,特地来向黔王殿下问好。”

“嗯。”

李承乾点点头,“你们有心了,来人啊,送各位去驿站好生歇息!”

“谢殿下!”

一个护卫上前,领着王玄策和蒋师仁往外面走去。

李承乾望着他们的背影,忍不住咧嘴一笑。

等下次回来的时候,或许他们将会轰动整个大唐!

这些事,和李承乾没啥关系,现在他倒是关心另外一件事。

修路啊!

要想致富,就先修路!

交通便利是致富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且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兴盛。

连武瞾都知道,黔州的路一塌糊涂,这也是外人不想来黔州的原因。

目前通往黔州,有水路和陆路。

水路就是从扬州那边出发,也就是走大运河一带。

另外就是从施州、万州等地过来,但是这些地方多山路,有些地方甚至还闹土匪,这也是阻拦商人们来黔州的主要原因。

风险太大,投资不值得。

想想看,他们花大价钱购买一批货,兴高采烈准备来黔州大干一场。

结果在路上吃着胡饼唱着歌,“哐当”一声就被土匪劫了。

运气好还能留住性命,要碰到喜欢杀人的土匪,那就真是人财两空!

钱虽然重要,但是命更重要!

所以哪怕这两年黔州风头正盛,却依旧很少有商人过来经商,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不敢。

所以李承乾就想绕开这些危险,修一条大唐的“高速公路。”

秦有秦直道,那唐自然也能有一条“唐直道。”

李承乾和诸葛亮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可以从长江方向,连接夔州、荆州。

距离黔州最近的大城市,有荆州和襄州。

但是到襄州,要跨过长江,但是荆州就不需要,它在长江边,李承乾不用跨河。

而且到时候想来黔州经商的商人,还可以乘船到荆州附近,之后再走路。

从黔州到荆州,大概有六百里。

修炼一条六百里的路,倒也不算多长,而且李承乾打算全用水泥铺路,坚固耐用不说,还省时省力。

不过要想快点把路修好,光是黔州还不够,必须得让荆州一起帮忙。

“来人啊!”

李承乾大叫一声。

“殿下!”

一个护卫再次跑进来。

“去都督府把诸葛刺史找来,就说本王有事找他!”

李承乾吩咐道。

“喏!”

没一会儿,诸葛亮就匆忙跑过来,喘着粗气道:“殿下,你找我有事?”

李承乾说道:“你立刻派一些人去荆州,就说本王想从荆州修一条路到黔州,以便两地通商。”

“好!”

这件事两人之前商量过,所以诸葛亮没有任何惊讶,只是点头同意。

“只要把路修通,那黔州的商业之路也就通了,到时候肯定会有许多人来黔州经商…”

“明白了!”

诸葛亮点头。

聊完这些,李承乾忽然问道:“最近世家大族有什么动静?”

“他们让纸张涨价,一下子就搅乱了整个文人界,许多支持他们的读书人,都开始倒戈相向,怒斥他们不要脸。”

“另外,山东氏族和江南华族联合起来,开始用各种方法收拢读书人的心,手段花样之多,令人措不及防啊,听说江南的吴郡顾氏,为了让读书人投入顾氏门下,甚至还让自家女眷嫁入当地有些名望的文人为妾。”

“啧啧…”

李承乾冷笑,“什么世家大族,都是一群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饿狼罢了!”

说着,他咬了咬牙,“既然已经世家大族对上了,那就痛打落水狗!”

“对了,还有尚书省发出一道圣旨,说京中缺官员,所以将于今年五月开科考。”

诸葛亮又道。

李承乾思考一会儿,“白鹿书院中的学生怎样了?

能否去参加科考?”

“科考的话,四书五经、策论都没问题,但是写文章这一关,怕是很难过。”

诸葛亮摇头叹息道:“他们才学两年,而写文章是长年累月的积累,他们底蕴不足,怕是很难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

李承乾皱着眉,开始沉思起来。

大唐科考的文章,一般都是“方策论”,也就是围绕着政治写文章。

而读书人一直苦读诗书,哪有资格参与政事,所以方策论,一直是科考最薄弱的环节。

“去把白鹿书院学习最好的一批人叫来,就说本王有事找他们,记住,一定要最好的那一批!”

李承乾说道。

诸葛亮愣了愣,虽然不清楚李承乾为何要这么做,但它还是拱手道:“下官知道了。”

等诸葛亮离开之后,李承乾才长呼了一口气,苦笑道:“这下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了啊。”

最新小说: 战神:我有七个绝代姐姐 刘宋汉阙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 战场直播,粉丝问我kd多少? 娘亲害我守祭坛 大唐第一神童 重生七零,悍妻是神医 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