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中文 > 都市言情 > 项城乡村岁月 > 9.项城为何有秣陵

9.项城为何有秣陵(1 / 1)

秣陵镇,自明宣德三年以后,一直是项城县城。但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项城也没能繁荣起来。为此,项城县城于1953年迁至水寨。老县城先后称城关、老城,1982年定名秣陵镇。可是,南京古称秣陵,为什么项城老县城也叫秣陵呢?这需要追溯一下历史。

项城的历史比较久远。周武王灭商后,为巩固统治分封了一大批诸侯,让他们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屏卫周室。其中武王的一个同族兄弟被封到“项”,为四等子爵,人称项子。项子国第一任国君叫什么,不得而知。可是,后世却有人说姬固,也有人说叫季毂,不管叫什么,反正是史无考据。项子国国都在颍水和谷水交汇处,地域包括今项城东部和沈丘西部,处在陈国、蔡国、楚国、沈国等国之间。

“项”的本义就是颈的后部,这个小国叫“项”,因为它地处中原腹部,如同人的咽喉颈项一般,北临黄河,南控长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武王把这个地方分封给同族,目的就是要他能够紧紧掌握好这个咽喉要道,为周朝监控东方各国,防备东方各国造反。

西周时期,周天子强盛,项子国受其蒙荫,没有谁敢欺负他,日子还比较好过。到了春秋时期,大国不听周天子号令,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项子国失去了庇护,日子难过起来。据《左传》记载,鲁僖公十七年(前643),鲁国在淮(即后来的临淮郡左右)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等会盟,防范楚国北侵,鲁国和齐国军队都驻在项子国。淮会结束,诸侯纷纷返回本国,鲁国却趁机灭掉了项子国,地属鲁国。从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而已。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楚灭鲁,项地归楚,楚封同姓贵族芈燕于此,芈燕由此得姓项。

南京,最早称金陵邑,后来省邑字称金陵。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吴国置冶城于此,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村镇而已。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相国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在石头山(今清凉山,金陵山的余脉)筑城,置金陵邑(或称石首城、石头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对楚威王败越这件事有记载:“王无疆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越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之地至浙江。”唐代《建康实录》对楚威王设金陵邑这件事也有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楚威王为何把此地叫做金陵邑呢?“陵”本义是大土山,即山陵。至于又指帝王陵墓,则是引申义了。“金陵”原是山名,意思是金色的山,就是现在的钟山,又称蒋山(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此得名)、紫金山。因为钟山顶上的岩石泛紫色,类赤,所以称金陵。《舆地志》说:“蒋山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在“金陵”之后加一个“山”字,已是后来的习惯了,古时应该就是叫金陵。“邑”,甲骨文字形上为囗(围的古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也就是人们聚居的地方。作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邑,还有一个引申义,就是指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楚威王在此置金陵邑,应该是把此地封给哪位大夫了,至于这位大夫姓甚名谁,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金陵即是山名,又是地名。到了汉代金陵山改称钟山,因形似盘曲的巨龙,称为“锺阜龙盘”。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象铜的颜色(古代金指的是铜,紫金就是纯铜),东晋时改称紫金山。后来习惯上金陵只指地名,而不指山名了。山名就用钟山或紫金山代替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实行郡县制,把金陵邑改称秣陵。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金陵邑改称秣陵呢?这和封建迷信大有关系。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又从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公元前221年战国结束,在这长达559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上是处于诸侯混战的分裂局面中。战国末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先后吞并了韩、赵、魏、楚、齐、燕等六国,终于统一了中国,可谓是功不可没。秦始皇建都咸阳,实行郡县制。他为了永远统治中国,自称始皇帝,后代子孙可按二世、三世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直至万世,永无止境。他又总想长生不老,就派徐福带领一千童男童女到东海去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结果徐福去而不返,再无音讯。没了长生不老药,还如何长生不老?他觉得早晚都要死,无望了,就抓紧时间巡游天下,一方面炫耀武力,一方面尽情的享乐。

六国虽灭,可子孙仍在,他们不甘心国破家亡,无时无刻不在积蓄力量准备反秦。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秦始皇东游行至阳武博浪沙,遭张良手下大力士铁锥阻击,险些丧命。秦始皇十分惊恐,遂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追捕六国子孙,继续巡游全国。秦始皇到没到过金陵邑,《史记》没有记载,但到过丹阳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从,右丞相(冯)去疾守(卫京城)。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峡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诵秦德。”《资治通鉴·秦纪二》也有相同记载。丹阳,就是今安徽当涂东北丹阳镇,距南京很近,仅40公里。而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是到过金陵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来到金陵邑(秦时南京叫金陵邑),见金陵四周山势陡峭,地形险要,烟云缭绕,雾气腾腾,就问身边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此处地气如何?”术士们观看了一阵,大惊道:“陛下,大事不好!金陵邑有天子气,五百年后必出天子!”秦始皇一听,震怒道:“朕为天子,朕之子孙皆为天子!金陵邑有天子气,把朕放在哪里?这里五百年后必出天子,天子,只能有一个,再出一个真龙天子,朕的子孙怎么办,岂不是要断绝赢氏江山吗?你们看如何才能断绝这股天子气?”

术士们计议一番,说:“陛下,要想断绝此处天子气不难,可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邑,把天子气泄散。”秦始皇说:“用淮水泄散金陵邑天子气?这个办法绝好!能不能保证一劳永逸”术士们又计议一番,说:“陛下,为达到一劳永逸,还必须将金陵邑改为秣陵。”秦始皇问:“这是为何?”术士们回答道?“陛下,秣者,抹也,抹掉金陵邑,不就从根本上断绝此处天子气了吗?”秦始皇听完,十分兴奋,说:“说得有理!传朕旨意,立刻开凿方山,改金陵邑为秣陵!”

护驾大臣哪敢怠慢,招来当地大批百姓,立即开凿方山,挖出一条河流,取名叫秦淮河,引来淮水流灌金陵邑,对外宣称却是为了便于百姓用水。然后,秦始皇传下旨意通令全国,在此设丹阳郡,置秣陵县,不得再称金陵邑。秦始皇看着滔滔淮水,自以为散尽了这里的天子气,抹掉这里的天子气,五百年后这里不会再出什么天子了,赢氏江山就可以万世长存了,不由得满意的笑了。

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载:“三十七年,始皇东游自江乘渡江,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后呼为秦淮。”《建康实录》说:“始皇三十七年东巡,自江乘渡,望气者云:五百年以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至今称为秦淮,乃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元代《金陵新志》载:“三十七年,始皇东游自江乘渡江,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后呼为秦淮。”《国朝金陵丛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至江乘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气,至今呼为秦淮。乃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秦之秣陵县即今县城(指南京)东南六十里秣陵桥东北故城也。”这几种古书都说秦始皇当年曾经到过这里,并且做了凿钟山开秦淮河的事情,想来不会有错。

既然秦始皇已经斩断了这里的天子气,为什么他还要把金陵邑改为秣陵呢?因为古时候“抹”与“秣”同音通用,“抹”有勾掉、抹去的意义,秦始皇改金陵邑为秣陵,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从疆域版图上抹掉金陵邑,抹掉泄散这里的天子气,使这个地名永远不复存在,使这里永远不会再出现天子气。一句话,就是永远不允许这里再出现什么新的天子,这样才能够保证赢氏江山万世长存了。斩断这里的天子气他还不解恨,他还要抹掉泄散这里的天子气,这就是说他来了个双保险。秦始皇所以能相信望气者的说法,是因为在楚威王的时候就有人说这里有王气存在。

有人说,“秣”的本义是“喂马的谷草料”,也就是谷秆草,谷秆草也是草,秦始皇把金陵邑改为秣陵,就是说这里是个草陵,草陵中是不会出现什么真命天子的。还有人说,“秣”就是粮秣,也就是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陵”就是陵墓。南京古称秣陵,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位管理粮秣的大将军死后葬在了这里,建起了寑陵,所以叫秣陵。前一种说法比较可靠,但因缺乏历史资料,姑妄存之吧。但后一种说法就有些望文生义了,因为“陵”作为陵墓讲,只有帝王的寝墓才有资格被称为“陵”,不管是多大的将军总是个臣子,而臣子的墓地是不能被称为“陵”的,否则就是僭越了,是不合古制的。但不管怎么说秦始皇改金陵邑为秣陵,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既然秣陵是南京的古称,为什么项城也会有一个秣陵呢?这和历史上的“侨置”有关系。所谓侨置,简单的说就是此地人到彼处居住,官府对他们新居地按原居地的名称来临时命名的一种措施。《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宋书·州郡志·序》云:“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说的都是这种情况。

三国时期,司马懿在魏国当权,他的儿子司马昭更是独掌朝纲,他的孙子司马炎于公元280年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史称晋武帝。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去,他的儿孙们都是些白痴混蛋皇帝,根本不会理政,结果导致了“八王之乱”,国家陷入混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前后达十六年(291—306)之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即所谓的五胡乱华。建武元年(304)十月,匈汉刘渊、巴氐李雄建号称尊。永嘉五年(311),刘聪(刘渊子,继渊之位)将石勒歼灭晋军主力十余万于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县西南),俘杀太尉王衍等;刘曜(刘渊侄)则破晋都洛阳,俘获怀帝,并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永嘉之乱以后,及至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刘曜陷长安,俘愍帝,西晋灭亡。又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改元建武;又次年,愍帝崩信至,司马睿即皇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改元大兴。

为避战乱,北方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迁移,有的迁到辽西,有的迁到张凉,因为当时辽西慕容氏政权名义上承认东晋宗主国的地位,而河西张氏汉族政权更是长期忠于司马氏,这是山东、河北部分官民北走辽西,而中原、河东、关陇部分官民西奔张凉的原因。然而还是以南渡江左者最多,这大概和人们认为东晋才是正统所在有关吧。此事《晋书·王导传》有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这些人在南渡之前,多是聚族而居,实行家族政治,也就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地,有一个类似于族长的人(多为高官将帅)来管理这个家族,无形中他们也就形成了豪门大族。因为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这个家族和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郡望。在大迁移中,不论贫富贵贱,往往举族而迁。他们迁到新的居住地后,仍然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仍不忘故土。

东晋统治者为了安抚这些大量的移民,缓和南北士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就采取一种侨置的措施,也就是把他们新的居住地仍冠以原居住地的名号。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是寄寓,并无实土,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其实侨置州郡县有名无实,也就是一个政治集团的代号而已,只是保持了其政治(做官)、经济(不纳租服役)封建特权。如东晋有名的政治家谢安祖籍本是陈郡阳夏(就是太康),随司马氏渡江后,在江南侨置太康县,就属于这种情况。

侨州、郡、县,主要在江南,但在北朝亦存在。北朝行政区划与南朝类似,也有侨州郡县和虚州情况。北朝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为安置淮南新附之户,就在项县侨立北丹阳郡和秣陵县,秣陵县隶属北丹阳郡。此事《元和郡县志》有记载:“东魏孝静帝以淮南内附,置北扬州、理项城,乃于项城侨立北丹阳郡及秣陵县。”丹阳郡自秦朝设立,名为鄣郡,汉武帝更其名为丹阳郡,治所就在建业,北丹阳郡其实也就是侨置郡。

项县归北朝统辖,其县治在今天的沈丘县槐店镇,所以槐店也被称为秣陵。随开皇三年,增加了个“城”字,称项城县,从此固定下来。历史上黄河曾经有过无数次泛滥,仅明代就有47次,槐店大受其害。到了明宣德三年(1428),作为项城县治所的秣陵镇再次被黄水淹没,民庐殆尽,项城县县所遂迁原南顿县殄寇镇(宋金时置),殄寇镇于是更名秣陵。不过人们常常以项城称之,而很少称秣陵,只是在抗战时期曾一度称过秣陵。1953年冬,项城县政府迁水寨后,老县城俗称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秣陵镇。

南方的秣陵,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改为秣陵侯国,15年后国除复秣陵县。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为建业县。太康元年(280),晋武帝恢复秣陵县。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江宁县。现在,南京市江宁区仅存一秣陵街道名称,而项城的秣陵倒成了中州名镇。

最新小说: 明人不说暗恋 神仙红包群 快穿之色授魂与 快穿:攻略男神系统 彻元 暗撩 系统逼我亲死对头校草 沙雕学霸系统[重生] 镇国天王 冷面夫君的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