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试着再次捆了一个,只是依然不行
“沫沫,我是不是真的蠢?”
小孙颓废了。
没想到他一个胡溪镇的纨绔,竟然连这么一点小小的事,都不做不好。
看着一副奄奄然的小孙,陆沫只得耐着性子,继续教。
同时,陆昊也走了过来。
看着手势改不过来的小孙,他亲自上阵。
陆昊那熟悉的动作,让陆沫惊讶了一下。
没想到自家大哥,竟然连这个都会。
黎白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陆昊“第一秀才,可以啊。”
“没想到你居然连田间的事,也会做,不愧是胡溪镇第一秀才。”
陆昊只是笑笑,然后继续教小孙。
只是,术业有专攻,小孙是应该是真的不适合农活,不然也不会捆了许久稻草,还是捆不好。
小孙在经过无数次的捆稻草后,终于成功的捆出了第一个稻草。
“白哥,第一秀才,沫沫,我成功了,成功了……。”
小孙提着自己捆好的稻草,像个孩子一样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终于让我捆好了一个。”
看着高兴的小孙,大家是笑笑的为他高兴一下。
一个上午过去,除去陆沫感觉比较累外,其他人到没什么感觉。
毕竟黎白跟小孙上是会武功的,像这种事,对于他们这些常年不干活、却又习武的人,倒累不着。
离开田间,四人回了陆家。
至于短工,是没有包饭菜的,只得自己回去吃自己的。
下午的天气比较热,黎白跟小孙自然不会去晒大太阳。
而是在陆家平淡无聊的睡觉。
看着说下午睡觉的黎白二人,陆沫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
晚上,丑时
丑时,是大家睡的最为香甜的时候,黎白却偷偷的起身,点了陆昊的睡穴,穿上夜行衣,出了房间。
当人摸到陆沫的门口时,他在心里自我安慰
‘沫沫,别怪黎大哥,是你的行为举止怪了,黎大哥才来调查你的。’
用随身匕首,将房门撬开,轻轻的将房门一推,轻手轻脚的摸进了房。
到了陆沫床边,先点了她的昏睡穴,接着就开始在陆沫的房里,翻找起来。
一个时辰后,再毫无任何收获的情况下,将翻找过的东西还原下,退出了房间,回到陆昊的房间。
将夜行衣脱掉,放在包袱里装好,然后合衣躺回床上去,睡了。
……
早上吃过早饭,黎白没在去晒稻草,而是朝陆沫跟陆昊道
“沫沫,第一秀才,我跟小孙去你们村里,自己转转,你们就不用陪我了。”
一听这话,陆昊第一时间,就是反对
“黎兄,你对乡下不熟悉,还是由我陪你去走走比较好。”
黎白抬手拒绝“不用,第一秀才,真不用。”
说完,他还给小孙使眼色。
小孙立马明白“第一秀才,沫沫,我跟白哥就是去村里随便走走,你们真不用跟着,若是担心我们会迷路,到时候我们问问村民就行。”
“可。”即使黎白跟小孙不让陪,但陆昊还是觉得不妥,只是他反对的话,才说一个字,就被打断了。
黎白再次抬手“第一秀才,我们真不用你陪同。”
黎白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让陆沫猜想,他们两个人可能是有什么私事,不宜自家大哥跟着,于是抢在陆昊前面道
“既然黎大哥跟小孙哥,想自己去村里转转,那我跟大哥就不跟着了。”
听到陆沫这话,陆昊想说她,但黎白的声音,先一步响起
“沫沫,还是你好,我跟你小孙哥,就去村里转转,中午回来吃饭。”
说完,也不等陆沫回答,就直接带着小孙转身,出去了。
直到黎白跟小孙出去后,陆昊才看向陆沫,有些不悦道
“沫沫,黎兄跟小孙对咱村一点都不熟,你怎么能同意他们二人单独出去转呢?”
见自家大哥这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陆沫直接翻了个白眼
“大哥,难道你没发现,黎大哥是故意不让我们跟的吗?”
“为什么?”陆昊疑惑。
陆沫耸耸肩“不知道,但我想,他肯定是有私人的事。”
这下陆昊想了想,懂了。
陆沫笑笑,开始转移话题
“大哥,那姓夜的,送了一千两银票,你打算怎么做?”
虽说救夜王世子的人,是陆昊跟陆三丫,但陆家上上下下,吃的是公中粮食。
意思就是,救人除了陆昊跟陆三丫外,陆家的其他人,也算是做出一点贡献。
现在人夜王世子赔偿了一千两银子,那么大家也该多多少少分一点。
一听陆沫说起这事,陆昊也沉思了起来
“沫沫,你有什么想法没?”
陆沫笑笑,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道
“大哥,我这个只是就事论事的建议,至于你要不要给,那还是得由你做决定。”
听陆沫这样说,陆昊就想了想
“这样吧,我拿五百两银子出来给公中买田,剩下的五百两,我跟三丫平分如何?”
前世,自己当官后,由于俸禄的问题,自己最开始带走的人,就只有家里的孙子辈,家里呢,就买了一些田,请了两个长工,帮侍弄田。
今生,既然有了夜王世子给的银子,那么家里买田,是最好的。
陆沫笑道“大哥,这银子是给你的,自然由你做主。”
她虽提出让自家大哥分分一些银两出来,但最终决定在陆昊。
见陆沫这样说,陆昊就一锤定音
“那就这样吧,我去找爷奶商量一下。”
……
正屋正堂
“昊儿你说啥?”陆老爷子坐在主位,看着站在堂屋里的长孙
“你要把夜公子给的一千两银子,拿五百两银子出来,给家里买田?”
“是的爷。”陆昊点头“夜公子虽是我跟三丫救回来的,但夜公子在咱家的十来天,吃的都是家里的米粮,所以我愿意分一半给公中。”
一听这话,陆老爷子非常的满意
“好,好,好,昊儿,你是个记家的,既然你愿意拿五百两出来买田,那爷我就去打听村里谁有田卖了。”
在乡下,田越多,那么日后的生活就会越好。
尤其是像他们家,等授衣假一个,还要送家里的孙子们全部去读书。